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946|回复: 1
收起左侧

普10 花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5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7-10-27 22: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全套枚数3枚全套面值0.095元型张规格
发行日期1958年9月25日防伪方式 小全张规格
印 刷 厂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设 计 者孙传哲小本票编号
印刷版别胶版责任编辑 小本票规格
摄 影 者 整版枚数230枚(23×10)原画作者
资料提供 整张规格 雕 刻 者
单枚信息
图序
邮票名称
面值(元)
发行量
邮票规格
齿 孔 度
备注
(3-1)
牡丹花
0.015
18×20毫米
14度
(3-2)
荷花
0.03
18×20毫米
14度
(3-3)
菊花
0.05
18×20毫米
14度

pu10.jpg
-------------------------------------------
点击查阅实时邮票价格曲线:
单套或完整大版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251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22: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1955年,新中国邮票面值改用人民币新币值后,曾发行了“普8”、“普9”两套普通邮票,但在邮政业务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还缺少当时寄发本埠印刷品使用的1.5分面值邮票、寄发国内印刷品使用的3分面值邮票、寄发国内航空印刷品使用的5分面值邮票、寄发国际印刷品使用的30分面值邮票,故发行了这套普通邮票。

  这套邮票图案采用单色勾线的绘画技法。并以白色作为底衬,朴实无华。简洁清雅;构图饱满,简洁淳朴,素中见艳,具有中国传统的装饰性艺术风格;票型小巧玲珑,具有新中国普通邮票的独特风格。这套邮票原本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设计了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四个图案;其中“梅花”图案,后因故未用。

  一九五八年九月二十五日,邮电部发行《花卉图》普通邮票。全套三枚。
  1、牡丹,邮票颜色玫瑰红。属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每年4-5月开花,朵大色艳,奇丽 无比,有红、黄、白、粉紫、墨、绿、蓝等色。花多重瓣,姿丰典雅,花香袭人。称之为“富贵花”。是 我国久负盛名的花卉,它雍容华贵,端妍富丽,是吉祥昌荣的象征。牡丹为花中之王,有“国色天香”之称 。早在唐代都城长安栽植和观赏牡丹之况极盛,白居易诗曰“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2、荷花,邮票上的荷花为蓝绿色。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花期6至9月,荷花种类很多,有单 瓣、重瓣,又有千瓣莲、重台莲、并蒂莲等。花谢后花托膨大形成莲蓬,内生莲子。单生于花梗顶端,花 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荷花出 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 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3、菊花,邮票上的菊花为桔红色。菊花为菊科菊属,秋季开放。系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主要有:野菊 、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花序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因品种而异。菊花姿态优美, 高洁隽逸,香气清雅,不畏严寒,凌霜盛开,古人称之为“花中君子”。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 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历 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做霜的象征。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 文加以赞美,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 句。元稹的《菊花》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住宅周围,遍植菊花,秋风送爽,菊花灿烂,诗人专心致志绕篱观 菊,以至于夕阳落山也不知不觉。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4-5-3 18:34 , Processed in 1.077079 second(s), 22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