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粮文摘编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从1953年开始实行,到1985年改行粮棉合同定购制度以及后来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粮票、废止粮食计划供应时最终结束,实行时间长达32年之久。(湖南省为1992年11月停止使用粮票))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和土地改革后,亿万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5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3278亿斤,超过解放前的最高水平。但大丰收之后,全国粮食供销形势却未见缓和,反而呈更紧张趋势。在1952年至1953年的粮食年度内,国家粮食赤字40亿斤,到1953年夏季以后,我国粮食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一方面,城乡商品粮供应面迅速扩大,使粮食销量大幅度增加—1953年是我国“一五”计划的第一年,农村劳动力迅速转移到工业建设上来,城镇吃商品粮的人口迅速增加;由于发展工业的需要,农村经济作物产区迅速扩大,加上其他缺粮人口,使1953年农村吃商品粮的人数猛增到1亿人。另一方面,土改后提高了收入的农民增加了粮食消费,增产的粮食相当一部分被农民自己消费了,国家粮食收购量势必减少。另外,当时的粮食市场是自由市场,农民除缴纳农业税(即公粮)外,粮食可以自由上市。粮食一吃紧,私营粮商同国家争夺粮源的斗争变得更加尖锐。等等这一切,都是造成粮食供应紧张局势的原因。光靠市场收购,显然难以解决问题。为保证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顺利进行,稳定物价,保证城乡人民基本的粮食供应,实行新的粮食购销政策已迫在眉睫。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毛泽东责成中央财经委员会搞好调查研究,提出具体方案。主持中央财经工作的陈云花去很大精力投入这项工作。他集思广益,汇总了包括统购统销在内的八种方案。所谓统购统销,简单地说,就是农村计划收购、城市计划供应。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思考后,陈云认为要确保城市居民粮食供应,唯一可供选择的办法只有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陈云的建议得到周恩来、邓小平的支持和毛泽东的赞成。1953年国庆之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会议室里,党中央对这一重大决策拍板定案。接着,在10月3日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10月10日召开的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上,陈云将自己的想法向大会作了汇报。
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党内意见不统一,民主党派中也有不同看法。因为以前的日伪和蒋介石政权都曾实行过类似办法,老百姓对其印象很坏,各级干部都有畏难情绪,社会上阻力很大。而且,实行征购确实部分地限制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陈云当时考虑到,农民的粮食不能自由支配了,虽然政府出钱,但他们不能待价而沽,很可能会影响生产积极性。并且有人提出,强制实行征购的手段是不是“太激烈”了。但是,陈云坚定地认为,如果“不采取这个办法,后果更坏,那就要重新走上旧中国进口粮食的老路。建设不成,结果帝国主义打来,扁担也要打来”。新中国当时面临的实际是一个两难抉择,如果不实行征购,粮食会出乱子,市场会混乱,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将要被破坏;如果实行征购,农村又可能出小乱子甚或大乱子。陈云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以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为重,做出全面实行征购的抉择。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11月19日,政务院第194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政务院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粮食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具体办法。于是,从1953年报2月初开始,除西藏和台湾外,全国城乡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具体办法。从此,粮食统购统销开始了它长达32年的历程。
粮食的统购统销,对解决我国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打击了不法私商趁国家困难之际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等不法行为;在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缓解了粮食供应的紧张状况,保证了市场物价的稳定,在不太高的水准上满足了工业化对粮食的需要。这一政策实施仅一年,就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国家粮食库存有了大幅增加,难关渡过了,形势缓和了。即便是“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城市居民的吃饭问题也没有乱,这与统购统销政策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密切相关。而且,粮食统购统销还直接支援了当时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由粮食稳定而带动了整个物价稳定,真可谓“粮食定,天下定”。
然而,粮食统购统销也确实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它限制了价值规律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种什么,信息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国家的计划安排,使得农民对自己的产品没有自主权,即使有余粮,也不能拿到市场出卖,种粮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影响了整个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其次,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给国家财政造成了负担。“粮食由我管,吃饭由我包”。对粮食销售价格的财政补贴也与年俱增,成为国家财政的一大包袱。毛泽东觉察出了这一弊端,他强调指出,定产要低于实产,使农民多一点自由。可惜,在1957年以后,这一重要指示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得到落实。
粮食统购统销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正确选择,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历史贡献始终是主要的。
粮票的大规模使用从1955年正式开始,由各省统一印发,此前仅在部队及政府机关中使用,面额与图案均各不相同,为我们今天的粮票 收藏爱好者提供了无尽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