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943|回复: 1
收起左侧

[行情资讯] 首日实寄封是信销票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6-8-18 21: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如今,收藏信销票的藏友们常常为了收集一枚心仪的信销票不辞辛劳地奔波着。但是,互联网、手机媒介的大规模兴起,纯粹的书信近乎销声匿迹,曾经唾手可得的信销票面临严重的票源紧缺问题。

不少信销票集邮者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自救,或是互寄,或是网络淘宝,或是交换,以此满足收藏信销票的热情和需要。

目前,不少信销票收藏爱好者对中国集邮总公司、各省市集邮分公司发行的首日封,主要是经过首日实寄的票张持一种排斥态度,认为这不是纯粹的信销票张,不纳入信销票的范畴,仅仅是把加盖普通邮政日戳的票张算作信销票。

这些邮友区分信销票张的主要途径是日戳,中国集邮总公司和各省市集邮分公司发行的首日封,加盖的是纪念邮戳。根据邮政部门的规定,如果不补资的情况下,邮政部门一般不再加盖普通日戳,凡是需要寄发挂号信、挂号回执等情况,需要补资的情况下,才给补资邮票,一般都是普票加盖邮政日戳。

官封的首日实寄封,票张当然算做信销票了,纪念邮戳同样具有销票的功能。问题是,不少首日封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经过首日实寄,被人为的剪下封洗,这类信销票因为只有纪念戳,无法证明出身,导致很多收集信销票的集邮者排斥,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凑合。

首日实寄封中还有不少自然封,很多集邮者喜欢制作自然封,还喜欢用各省市集邮分公司设计的首日纪念戳销票,这部分经过自然实寄产生的票张当然也是信销票。问题是,这些票张销票时同样使用了纪念戳,而不是普通日戳,很多集邮者还是一概排斥。

对于不少信销票邮友而言,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日戳,凡是邮政普通日戳销票的就是信销票,首选。凡是纪念戳销票的,不管是官封还是自然封,一概视为盖销票范畴,哪怕最后洗掉背胶。

收藏习惯和收藏行为决定收藏走向,早期信销票的收藏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如今信销票的收藏现状。不少邮友为了追求“血统”,追求“名正言顺”,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扯皮和麻烦,在官封首日实寄时,往往人为要求邮政部门在票张上再加盖邮政日戳,以求一戳定论。

这个要求,很多邮政部门往往是拒绝的,不能在已经用纪念戳销票的票张上二次加盖邮政日戳的。有的邮政部门为了满足集邮者的愿望,或是熟人好办事,破例加盖,满足这些集邮者求的货真价实信销票的愿望。

目前,不少所谓的信销票其实是集邮者到邮局主动求销,再洗去背胶,保证了品相的前提下“制造”出来的信销票,把盖销票变成信销票其实就是洗去背胶罢了,这些信销票也是供不应求,从一个侧面说明信销票收藏的不易。

因此,对于官封盖销票,信销票,建议集邮者根据各自需要进行收藏,没有必要一根筋钻牛角尖到底。大量自然实寄封加盖纪念戳的票张,因为邮路上各种问题导致实寄封品相不好,集邮者将票张剪下来变成信销票,这些经过货真价实邮路的票张,难道因为是纪念戳非要排斥为盖销票,而不是信销票吗?

所以,信销票、盖销票已经不能用过去的模式来简单区分,而是要适应信销票收藏的新发展,用开放的心态,包容的心态,接纳、欢迎、兼容并蓄,满足信销票收藏需要,从而激励更多人投入到信销票收藏中去,为信销票收藏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57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8-19 08: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在邮戳清晰的情况下还是收集实寄封为好,对于邮戳不清晰的可以考虑信销票。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5 15:13 , Processed in 1.123906 second(s), 19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