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613|回复: 0
收起左侧

[收藏知识] 邮票打折的原因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8-11 11: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邮票,是预付的邮资凭证。然而,按面值销售邮票这样一个简单常识,却困扰了中国邮政管理层多年。邮票打折,既有损于国家名片的形象,使邮政服务效益“缩水”、国有资产流失,也影响集邮爱好者的收藏积极性,损害收藏者的利益,不利于集邮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中国邮票的打折历史可远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叶,当时由于市场经济逐渐渗入各个领域,邮票的价值潜能日渐显现,人们从各种渠道得到紧俏的邮票时,往往会被搭售些一般的邮票。这些一般邮票被低价送入市场,形成了早期的打折票。更为严重的是,随着集邮产业的逐渐形成,邮政内部对邮票的结算折扣和年年递增的收入指标以及邮票发行、销售环节中的部分违规现象等等,导致了打折邮票形同洪水猛兽。多年来,尽管有关部门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治理,但收效甚微。分析邮票打折的各种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供求失衡。
    对于管理层而言,邮票的发行量一直是敏感问题。美国有10%以上的人集邮,其纪念邮票的发行量一般都在千万枚以上,有的甚至上亿,但从未发生邮票打折现象;中国只有不足1%的人集邮,目前的邮票发行量每套上千万,近年来都有套票打折。两者的数据相比,引人思考。
    回顾新中国邮票的发行历史,“文”、“编”邮票的发行量也都很大,一般在千万枚以上。其中,文10《毛主席最新指示》7500万套(3.75亿枚)、文12《毛主席去安源》5000万套(5000万枚)、文17《知识青年在农村》5000万套(2亿枚)、编1《智取威虎山》发行3000万套(1.5亿枚),其他大多也在千万以上。JT邮票前期发行量也不少。但是这些邮票不但当初没有打折,至今仍价格不菲。
    究竟为什么会出现“打折不断”这样的情况呢?归根结底,邮票虽是预付的邮资凭证,但它也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其价值也由供求关系(即存世量和需求量之比)来决定。需求量不足的商品即使发行量再小,也会过剩。在业内,习惯把发行量和存世量之比作为衡量邮票价值的参考依据。发行量和存世量越接近,其价值越低,反之则越高。邮票如果在邮政业务中不能有效地消耗,又乏人收藏,且存世量几乎接近发行量,这类存世量巨大的收藏品只能走上打折之路。
    作为邮资凭证,如果能在邮政领域广泛地使用、消耗,那么发行量再大也不会贬值、打折,这一点中外邮票发行史都可佐证。而中国邮政的现状为:在最应该出现邮票身影的邮政窗口却难以见到平价的纪、特邮票;邮政营业不愿意使用邮票来处理邮件,即使使用邮票,也是普通邮票。这就造成纪、特邮票难以用于流通,使新邮发行后,只有少部分被使用或沉淀在集邮者手中,大部分则沉淀在邮市,好像纪、特邮票天生就不用体现邮资属性。这种对邮资属性的漠视,背离了邮票和集邮的本质,降低了收藏者购买邮票的积极性。
    再有一点,近年来邮票发行的套数每年约30套左右,而上世纪90年代初每年仅10套左右;每年总面值为上世纪90年代初的10倍以上。加上五花八门的普通邮资封片、个性化邮票、邮资已付签条和戳记等大量出现,同样成为邮票陷入打折怪圈的直接原因。
    其他原因还有:近年来纪、特邮票的设计不尽如人意;集邮爱好者的老龄化;收藏门类多元化造成的邮人流失;部分以投资和投机为目的的参与者的退出。这些都是造成邮票销量减少的直接因素。

如何解决邮票打折问题
    首先,提高邮票的使用范围,加速邮票的消耗,减少邮票的存世量。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日益增长,带动了邮政业务飞跃发展。特快专递、商用包裹、广告商用信函、大宗邮件的数量以几何级数迅猛增长,以上均为用邮增量的主体,可以成为耗用邮票的大户。而这些业务在贴用邮票后产生的邮品,如实寄封、戳、片(包括收据)等,都可以成为爱好者手中的集邮品,激起集邮爱好者的收藏兴趣,促使更多人加入和回归集邮队伍,促进集邮发展。这些进而又能促进纪、特邮票的销售,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应在邮政窗口加强对纪、特邮票的销售力度,扩大邮票的适用范围。凡经邮政窗口的用邮,包括各类包裹、特快专递、广告商函等,能贴邮票的都贴邮票;鼓励用邮大户优先购买邮票,作为大宗邮件的邮资凭证。
    其次,加强集邮队伍建设的力度,加强集邮活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培养和适时表彰专业和业余的集邮工作者。邮政和集邮是鱼水之情,不能演变为“油水关系”。离开了邮政,集邮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活力。
    第三,正本清源、回归本性,减少大套票的数量,在总体上降低全年邮票的面值,摒弃急功近利的行为。减少或不生产纯为集邮收藏而生产的异化邮品,提高邮票设计水平,面值的安排要适应业务需要,票幅要方便贴用,方便各种业务所需,发行专贴邮票。
    第四,也是更关键的一点,在于改革邮政结算和管理体制,从源头上杜绝制造打折票的“温床”,有效地堵住能对邮市大量低价倾销邮票的“口子”。如有可能,邮票持有者可凭手中的高、低面值邮票,去邮政窗口等值自由兑换各种面值的邮票使邮市上打折的邮票,返回邮政窗口,在邮政业务上使用。新邮预订可采取随到随订的方式,零售和预定并举,方便集邮者收藏和用邮,从而从根本上消灭邮票打折现象。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4-6-17 12:06 , Processed in 1.075237 second(s), 23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