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具有军事意义的长城共有近一万公里,东起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西到嘉峪关,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工程艰巨,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北京境内的长城有600余公里,比较著名的有八达岭长城、金山岭长城、司马台长城、慕田峪长城、居庸关长城和箭扣长城等。北京的长城,大部分是公元1540年前后,明代时修建的,距今已有450年的历史。 1、T.38万里长城: 邮电部于1979年6月25日发行《万里长城》特种邮票1套4枚及小型张1枚,万维生设计,影写版,北京邮票厂印制。见图。 设计者万维生擅长用水彩画设计风景,这套邮票以春、夏、秋、冬的景致变化,表现了长城的婀娜多姿。小型张表现的是山海关长城,是中国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椅旋、气候宜人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我国的长城的源头——起始点,也享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 2、1981-9-1发行的普21:祖国风光(雕刻版)、普22:祖国风光(影写版)及1982-9-30发行的普22(甲):祖国风光(磷光):其中一枚主图为三大名关之一居庸关。 3、 普28:长城:1995年10月5发行,影写版,设计者: 杨文清李德福,3枚,分别表现金山岭(60分),山海关(230分),老龙头(290分)。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与北京市密云县相邻,距北京市区130公里。系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官时期(1567-1586)主持修筑,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障墙、文字砖和挡马石是金山岭长城的三绝,素有“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美誉。 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1961年,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务院将山海关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景区,“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天下第一关”等六大风景区对中外游客开放,闻名国内外。老龙头坐落于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这里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 这套邮票的3种图案,先在画面上拓以掺着颜色的胶水,再用水冲洗,创造出了一种斑驳残旧的艺术效果,再现了古长城苍凉浑朴的历史风貌,设计手法新颖。 4、普29:万里长城(明):杨文清、李德福设计,北京邮票厂印刷。 普29-1 万里长城(明)(第一组)1997年04月01日发行, 1枚,影写版。古北口(50分) 古北口长城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东南,距离北京约120千米,地处燕山山脉,是中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享誉中外的司马台长城,就是古北口长城中的一段,其惊、险、奇、特,被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赞为长城之最。 普29-2 万里长城(明)(第二组),1997年09月01日发行, 4枚,影写版,分别为:黄崖关(30分),八达岭 (100分) 居庸关 (150分) 紫荆关(200分) 黄崖关亦称小雁门关。建于明代,是蓟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位于蓟县最北端30公里处的东山上,北齐时建,明代重修。津门十景之一,景名“蓟北雄关”。 八达岭位于北京西北60公里处,是峰峦叠嶂的军都山中的一个山口。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和杰出代表。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在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 紫荆关位于易县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紫荆关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 普29-3 万里长城(明)(第三组)1998年11月01日发行,4枚,影写版,分别为: 九门口(10分), 娘子关(300分),偏关(420分),边靖楼(500分) 九门口关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李家乡,东距绥中城62。5公里,南距山海关15公里,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被誉为“京东首关”。始建于北齐(公元479-502年),扩建于明初1381年。明代以前,这里是重要的军事关口。九门口水上长城全长1704米,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水上长城,其跨河墙长达100多米。九江河水从九门口水上长城下的九道水门直流而过,“城在山上走,水在城下流”,景色壮观。 娘子关最早为战国时期 中山国所建长城的关口之一,现存关城建于明代,在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是晋冀的咽喉要地,是长城的著名关隘,有“三晋门户”和“天下第九关”的称号, 偏关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北靠长城与内蒙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南与河曲、五寨两县相连,东与神池、平鲁两县毗邻。现存长城有明代修筑、总长为500公里的六条边墙。 边靖楼位于山西省代县城内。亦名谯楼、鼓楼,在代县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明成化7年(公元1471年)火焚,后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间均加修葺。一九五八年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边靖楼外观雄伟、大方、古朴,楼基高耸,梁架精巧,结构严密、合理、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冲击,至今完好无损。 普29-4 万里长城(明)(第四组),1999年03月01日发行,8枚,影写版,分别为: 虎山长城 (5分),山海关(20分),金山岭(40分),慕田谷(80分), 平型关(270分), 得胜口(320分), 雁门关(440分) 镇北关(540分) 虎山长城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城东15公里的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虎山村鸭绿江畔,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景区,它隔江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洲相望。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明朝万里长城东端的起点,虎山环境优美,是早年安东八大名景之一,这里有长城、睡佛、虎口崖等二十八个景点,是丹东城郊绝好的旅游胜地。 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1961年,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务院将山海关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景区,“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天下第一关”等六大风景区对中外游客开放,闻名国内外。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与北京市密云县相邻,距北京市区130公里。系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官时期(1567-1586)主持修筑,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障墙、文字砖和挡马石是金山岭长城的三绝,素有“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美誉。 慕田峪位于北京市东北的怀柔县,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慕田峪自古以来就是拱卫北京的军事要冲,此段长城西接北京昌平县的居庸关,东连北京密云县的古北口,为明代所修筑,为京师北门黄花镇的东段,自古被称为拱卫京师、皇陵的北方屏障的重要关口之一。被称为“危岭雄关”。慕田峪长城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造而成。慕田峪长城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明景区,2011年作为八达岭长城扩展景区部分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旅游区群山环抱,风景优美。春季,群芳射蕊、争奇斗妍;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果实累累、红叶满山;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慕田峪长城的构筑有着独特的风格,这里敌楼密集,关隘险要。城两侧均有垛口。东南面有3座敌楼并矗一台的正关台。为长城之罕见;西北面有建在海拔1000多米,名曰“牛犄角边”和建在刀削一般山峰上,称为“箭扣”及“鹰飞倒仰”的长城,其势险峥嵘。整段长城依山就势,起伏连绵,如巨龙飞腾,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城据平型岭之口,城周长1公里余,今残高6米。关门坐西朝东,门洞用券栿相间的方法筑成,高4米,宽2.7米,墙厚2.7米,今关楼已毁。城内匾额上书“平型岭”三字,两侧岭上明长城遗迹尚存。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发生于此,1937年9月25日,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的率领下,全力攻击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并取得最终胜利,此役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第一仗,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在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向日军发动攻击并取得全胜的战斗,史称平型关大捷。 得胜口位于大同城北80里,是外长城之重要隘口,京包铁路与长城在此交汇,晋蒙两省在此分界。嘉靖二十八年(1549)宏赐堡参将移驻此堡。今堡城包砖多被拆走,保存有砖砌券拱南关门,关门洞上为十分精巧的砖雕图案。因年久失修,雕砖巳摇摇欲坠。关门外嵌有一匾额,阴刻楷书“保障”二大字,并署有“万历丙午岁秋旦立”。关门里亦有一额匾,阴刻楷书“得胜”二大字。门洞内东西侧墙壁各嵌有石碑一块,西墙碑风化严重,字不可辨,东墙碑字迹清晰完整,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八月扩修得胜堡记事碑。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古称勾注山,位于山阴县广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九塞尊崇第一关”,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九塞指“河北的井陉、令疵、居庸,河南的大汾、渑陀、荆阮、方城、淆阪和山西的勾注”。在这一时期,雁门关上发生了几起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周穆王西巡;二是赵襄子灭代;三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镇北关又称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距离红石峡仅2公里,距离榆林市区仅7公里,东隔款贡城与东梁相望,北越长城为东西梁,西隔210国道连老爷庙梁,南为沙窝,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镇北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属于万里长城防御体系之一的观察所,是明长城上最大的军事瞭望台,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台之各层均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其第一层周围有屋宇环列,乃当年守台将卒营房,至今基座尚存。紧依台北下方建一方形小砖城,名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1992年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06月25日,镇北台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普29 万里长城(明)(第五组),1999年05月01日发行,4枚,(4-1)影写版(4 -2,4-3,4-4) 影雕套印,雕刻 者:(4-2)李庆发、(4-3)阎炳武、(4-4)呼振源,分别为:黄花城(60分),花马池(10元),三关口(20元),嘉峪关(50元) 黄花城水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境内,距北京市区65公里,怀柔区中心西北35公里。是以奇而著称,以秀为特色,融山川、碧水、古长城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长城不仅是守卫京师的北大门,而且成为护卫明皇陵“十三陵”的重要门户,是明长城的精华所在。 花马池又名花马池营,即今宁夏盐池县城关。明长城宁夏镇重要关堡,花马池营位于宁夏东部,东邻陕西定边,南依甘肃环州,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接壤,自古就有“灵夏肘腋,环庆襟喉”之称。花马池营为明正统二年(1437)在长城外所设哨马营,成化年间将城堡移筑长城内,弘治七年(1494),改置花马池守御千户所。正德元年(1506)升为宁夏后卫。辖地约为今宁夏盐池县全部和灵武、同心县大部分地区。嘉靖年间曾议将指挥西北四镇长城防御的陕西三边总制府移镇花马池,可见其军事之重要。 三关口,又称赤木口,明代时修筑的长城,位于贺兰山中部,为古代银川城防的“四险”之一。位于银川市西郊西夏王陵西南,距银川市约五十多公里,是宁夏与内蒙古的交界处。又名金佛峡、弹筝峡,俗称三关口。古人以三关口、幸佛峡相称,是有来历的。地方史资料记载:风吹流水,常闻弹筝之声,故名弹筝峡。峡中原有寺庙,庙内供有金佛,故名金佛峡。古人留在三关口峭壁上的摩崖石刻不少,如"峭壁奔流"、"山光水韵"、"萧关锁钥"等,但现在清晰可辨的只有"山水清音"、"山水秀明"等。这些摩崖壁刻题字,既是对三关口雄险奇绝的历史认同,也是对三关口、瓦亭一线自然风光的写照。 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建于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现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万里长城——嘉峪关”: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公布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65年以关名建市。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地名录》。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雄关”之美誉。 嘉峪关:“万里长城——嘉峪关”初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嘉峪关长城由西长城、东长城和北长城三部分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内外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共同构成了嘉峪关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是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 长城第一墩:古称讨赖河墩。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自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墩台北距关城7.5公里,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边上,可谓“险墩”。依托古墩台兴建的文物景区,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景区包括讨赖河墩、地下谷、观景平台、滑索、吊桥、“醉卧沙场”雕塑群、“中华龙林”等功能区。 悬壁长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此段长城从关城东闸门边的角墩起向北延伸至黑山山腰,全长7.5公里。山腰长城约750米,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故有“西部八达岭”之称。 古代岩画:石关峡是嘉峪关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这里是中国古代丝绸古道兴亡更替的见证。石关峡内的黑山岩画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摩崖浅石刻画,其时代为战国。它是中国北方地区时代最早、距离城市最近的岩画,是1989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嘉峪关的一处重要的文物古迹。岩画主要分布在西北距嘉峪关市14公里处的黑山之中,共有岩画150余幅。是中国西部地区岩画的代表之一。 古墓葬文化“果园——新城魏晋墓群”:是2001年中国国务院公布的中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城镇,在这里分布着魏晋时期的古墓葬千余座,素有“地下画廊”之称。古墓葬出土的660余幅彩绘砖壁画,真实描绘了中国魏晋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的状况,其内容包括牧畜、农耕、兵屯、狩猎、营垒、出行、驿传、宴乐、舞蹈等。这些砖壁画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民俗等的实物资料。绘画笔法简练,画技高超,其绘画内容在美术领域填补了中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