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417|回复: 2
收起左侧

[收藏知识] [转帖]扑朔迷离的~~~纪3原版无齿邮票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3-13 12: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纪3”原版无齿邮票的出现
  早在1980年版的香港杨乃强中国邮票目录,已注明有“纪3”无齿100元面值票,这就说明70年代末,“纪3”无齿票就在海外市场上出现。1983年5月,美国的一份拍卖目录也有出现“纪3”无齿票。1988年6月,香港鉴珍拍卖目录也有无齿100元面值的4方连付拍。同年8月15日截标的香港第37期鉴珍通讯拍卖中,有一无齿100元双连付拍,底价为600港元,但未成交。而且香港的“华章”先生在80年代初,已收藏到“纪3”无齿双连票。我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12月出版的由“日本邮趣协会编”的《中国邮票图鉴》中,亦记载着“纪3”原版300元右边漏齿票(属有齿变体票的一种),其定价为人民币4000元。
  在我国,发现“纪3”原版无齿票的时间,目前据资料记载:“1993年3-4月间在北京邮市上出现了‘纪3’原版无齿票各面值的4方连新票,据说东北也有出现。因以往未闻也未见到‘纪3’原版无齿成套票,所以引起集邮者注意”(见1993年9月《集邮》朱培基先生一文)。
  大约也在1993年上半年,在江苏省常州市文化宫的一位姓吴老板的邮社中,也见有“纪3”4方连出售。1993年4月18日,北京西城四达集邮服务部等在民族文化宫主办的“北京市1993年春季邮品拍卖会”上,曾出现“纪3”原版无齿4方连新票,底价是0.33万元,但未成交。
  1999年3月5-31日,广州乐群邮票社主办的第一期规模较大的邮品通讯拍卖中,出现了单套、4方连和8方连“纪3”原版无齿邮票,其底价为单套0.03万元、4方连3万元、8方连0.3万元。其中4方连全套无齿票的每一个面值的4方连上,有当年参与绘图制版的我国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先生的亲笔签名和用红色印墨加盖的“传哲”印章。其实这件4方连“纪3”原版无齿票已在1998年1月1日由台湾与香港联合出版的总第32期《集邮界》杂志上披露,但是未有详情文字作深入的介绍。
  第32期《集邮界》上除刊有孙传哲签名盖章的“纪3”原版无齿4方连外,还刊有单套和更惊人的整版枚数为14×7(98枚)的全套整版原版无齿票。20多年来,从海外到国内,从单枚到单套,从双连、4方连、8方连到整版“纪3”无齿邮票的纷纷亮相,不得不引起中外邮人重新来审视这套新中国成立46天诞生的纪念邮票。于是集邮界持伪造票观点者有之,对伪造票持反对意见者有之。大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造成了良莠难分的局面。

  认定“纪3”伪造票者如是说……
  公开发表意见,称“纪3”原版无齿邮票属伪造票较典型的是朱培基先生。1993年9月,朱先生在《集邮》杂志发表了《对“纪3原版无齿票”鉴别》一文(以下简称“朱文”)。该文根据1993年3-4月间北京邮市上出现“纪3”原版无齿票4方连,并与原版有齿票进行对照鉴别后撰写的。
  “朱文”说,从纸质上看,有齿票有光泽,无齿票白而薄,无光泽,纸质较脆,两者纸质不是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产品。并否认了无齿票是试印样张的可能。理由是试印样张票采用正式印刷邮票时所采用的纸张,才能发挥试印样张的作用,以便看出印刷效果,提供修版改进的依据。“朱文”又从印刷和墨色上做出鉴定意见,说有齿票印色较深,线条印刷光洁,而无齿票印色较浅,线条印刷不光洁。墨色差别太大,色相和色度不一,不是同一时期印刷的。“朱文”还将邮票图案对照后发觉两者差别多达10余处。称“纪3”原版有齿票只有一种印版,此无齿票就暴露出明显伪造痕迹,而不是真票的漏齿票。“朱文”最后定论“纪3”原版无齿票是伪造的。
  1993年第10期《集邮》上,冯鸣举先生发表的《从伪造邮票的事例谈谈邮票鉴伪防伪的问题》一文曾涉及到这么一句话,说:“作者曾接触到不少伪造邮票,其中包括见过的所谓‘纪3原版无齿票’……”等等。由此,冯先生对“纪3”原版无齿票也持伪造票的观点。
  受《集邮》之影响,1994年12月出版的《中国邮品辨伪必备》(耿守忠、杨治梅著)一书也将“纪3”原版无齿邮票定性为伪造票,并在书中作为事例进行详细的解剖。

  对“纪3”伪造票的定论持异议者如是说……
  1993年《集邮》发表了“朱文”后,未再见其对“纪3”原版无齿邮票发表过更为尖锐性的文章,也未见其官方或权威部门作过权威性的意见及结论。按正常情况,“朱文”之定论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如此重要的邮票出现伪造票,应该权威部门有所申明与做出明确的表态,但是就这一无齿票的真伪有关部门一直保持沉默。直至1998年1月1日,台湾与香港联合出版发行的大型彩色《集邮界》杂志,发表了署名香港“华章”的一篇《纪3原版无齿票‘伪’票之质疑》文章(以下简称“华文”),大胆地对当年“朱文”的观点提出了5个方面的质疑。“华文”说“朱文”中“鉴别两者存在的差异未必是真伪结论的根据”,并“认为有商榷的必要”。“华文”提出的5个方面质疑是:
  一是“太多差异的质疑”。认为一般伪造者的心理,都希望仿制品可以乱真,无懈可击。所以会力求做到惟妙惟肖。稍懂印刷技术的人(虽不懂印刷技术但读了朱先生文章的人)都知道,胶版印刷是邮票印刷中难度最低的一种印刷方式,要做到一模一样是并不困难的。而伪造者为什么要故意造出10多处与原版票不同的破绽呢?
  二是“不伪造‘东北贴用’的质疑”。认为伪造邮票的目的,一般来说都是为了赢利,造假者不伪造再版票而伪造原版票的这种心理十分正常。但不伪造更值钱的“东北贴用”票就让人不解了。80年代初,“纪3”原版新票价为7.2元,而“东北贴用”原版新票价达192元。因为花同样的精力与成本,冒同样的风险,可以获更高的利润。这一不正常的现象也是对造假者有违常理的不解因素与此票是否真是伪票的怀疑。
  第三点是“版式的质疑”。根据发现的无齿版票来看,与有齿票存在着天壤之别,制假者不可能将排列形式为10×10(100枚)的原版有齿版票,故意改排成14×7(98枚)的形式,增加重大疑点。
  另外,“华文”就 “出现时间”和“流通”,对“朱文”提出了质疑。并认为对“纪3”原版无齿票是否伪造票,还需再求证,下结论。
  又认为是否有可能是另一种版本的试印票?在50年代初期纸张需求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因确定某种纸张而出现另种试印票也是有可能的事。还认为是否再版票的试印票,因差别不明显而最后不被采用。

  孙传哲留给后人的研究课题
  “纪3”原版无齿票的出现,惊动了国外华邮收藏家。1994年菲律宾的一位著名集邮家陈先生为澄清“纪3”原版无齿邮票的真伪,专程赴北京,拜访当年参与绘画制版的孙传哲先生。经鉴定,孙传哲证实(当时孙夫人也在场)该“纪3”原版无齿票确系其绘画制版,整版为14x7(98枚)。并在陈先生请求鉴定的“纪3”原版无齿全套4方连邮票上,亲笔签上了流畅的“孙传哲”三个字,并在上方2枚无齿票的中间,盖上了“传哲”名章。至于“纪3”原版无齿票产生的原因详情,笔者末见有关报道,现在孙传哲先生已经去逝。而经他鉴定并签名盖章的“纪3”原版无齿4方连邮票,却给后人留下丁一个耐人寻味的研究课题。这件盖章的4方连,就是1999年标价3万元出现在广州“乐群”通讯拍卖中的,成交与否不详。
  最近本人查阅了孙传哲先生著的《情系方寸-我的邮票设计道路》一书(1994年12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对研究“纪3”原版无齿票或许有些参考,现摘录如下:
  1949年11月16日至12月1日,世界工联执行局领导下举行的亚洲澳洲工会会议在新中国首都北京隆重召开。邮电部为此发行一套纪念邮票。这套邮票的诞生,有一段故事:会议召开前,邮电部在《人民日报》上刊登广告征集邮票图案,到截止日期共征得图案百余幅,但经过逐一审核,均不符合要求,会议开幕时间迫近,会议秘书处的王润丰同志亲自出马,与全国总工会的曹必慧合作,共同创作了邮票图稿的初稿。邮电部拿到图稿后.奖给他们800斤大米。这幅初稿很快送至上海。我按设计方案绘制了制版用的正稿,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突击印制。邮票如期于11月16日发行。
  中国邮票博物馆的“纪3”档案资料
  1997年12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国邮票博物馆编著的《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卷),该卷书的编纂风格是以介绍新中国发行的每套邮票从图稿、定稿、印样、审批到印制正票等一系列过程中出现的档案资料为主,对邮票研究极具参考价值。但从该书中透露的档案资料批文中可以看出,1949年10月29日还层层在批文上签署“可用”(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亚澳工会会议筹备处负责人刘宁一签)、“照印”(邮电部部长朱学范签)等文字。就是从10月29日正式开机印制算起,到11月16日全国发行,只剩19天时间,应该说是相当紧张。也证实了孙传哲先生在书中所说的这套邮票是“突击”印制的。在如此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看上去先印制14×7的版式,后再改为10×10版式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在按10×10版式印制完毕发往全国后,上海商务印书馆会否为了区别有齿票而印制了部分14×7版式的无齿票呢?如有知情者能揭开这个谜底,那么“纪3”原版无齿票不就昭然若揭了吗。
  另外,《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中收录的“纪3”邮票档案资料均是不太完整和齐全的。一是没有正式制版图稿,二是没有试色印祥或签样,三是没有原版和再版“东北贴用”及再版人民币旧币值印制图稿、印样等资料。是否可以说明,当时“突击”印制发行这套邮票时,未能留下有关资料,或也有可能资料后来已散失,导致书中仅仅收录“纪3”一套正票、一幅最初的尚不能算是正式定稿制版并与正票存在较大差异的邮票设计图稿和批文一件。

  后 记
  鉴于以上诸多的疑问和不解,将80年代以来出现的“纪3”原版无齿邮票定论伪造票,目前还欠足够的证据,尚存在着许多疑点,有待于日后进一步深入地发掘与研究。是真是假,相信定会“云开日出”的。也欢迎大家来探讨,以期早日揭开迷底。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14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8: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李老师共分享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4-5-20 15:34 , Processed in 1.090862 second(s), 23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