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这枚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九支队的印章(见图),为木质,长10.1厘米,宽2.5厘米,高4厘米,上窄下宽呈梯形,印文内容为“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九支队部”,楷体竖刻,布局紧凑。依据有关资料分析,该枚印章应刻于1938年,距今已将近80个春秋,是研究鲁东地区抗日情况的重要实物资料,现藏于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九支队是在抗战初期成立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力量。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不久,中共中央派红军将领张经武来到济南,开展对韩复榘的统战工作。在山东省委协助下,张经武与韩复榘多次会谈,韩复榘终于同意释放政治犯。1937年9月至11月间,济南监狱关押的广饶县共产党员延春城、岳拙园、刘考文、耿延铭、王兆津、延成鳌等先后被释放出狱。这些同志回到广饶后,很快与鲁东工委取得联系,受命联系党员、恢复组织、建立武装、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按照鲁东工委的指示,延春城、任天纵、吕致斋、王兆津、董直夫、吕乙亭、耿延铭等人,在吕家王镇吕致斋家多次开会研究,决定在延集和吕家王镇分别建立抗日武装。会后,延春城和王兆津被派到广饶县延集村组建抗日武装。延春城利用延集村族长的身份发动党员延俊孝、延成鳌带头,很快组建起了一支有10余条枪的武装队伍。队伍驻进大庙(姑子庙)之后,王兆津到各村联系共产党员,搜集枪支,进一步扩大武装力量。从国民党监狱获释的共产党员刘考文,受王兆津之托,回刘集村动员刘百贞、刘百禄、刘百胜三人参加了队伍。同时,王兆津动员刘国良、郭春波、卜广德、刘兰山等人相继参加了延集队伍。 同时释放的任天纵、吕致斋、吕乙亭被派往吕家王镇动员群众参军和搜集枪支。初期,他们很快组建了一支有几十支枪十余人组成的队伍。为了进一步发展武装力量,吕致斋还将家中最好的18大亩土地卖掉,换取800块银元用于军费,队伍很快发展到二三十人。 1938年1月下旬,延集和吕家王镇两处的武装力量在延集大庙合,由任天纵主持,宣布成立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九支队,推选延春城为支队长,任天纵任政委,吕乙亭任副支队长兼教练,吕致斋任参谋长,王兆津任指导员。支队分两处驻防:东队由延春城率领驻延集,西队由任天纵率领驻吕家王镇。 1938年1月24日晚上,九支队在去后屯村伏击日军的途中,当过土匪的延营海、延盾和丁得利操纵部分人叛逃,致使伏击未成。支队负责人立即在吕家王镇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派王兆津、任天纵和吕乙亭分头去寿光和临淄求援,从速处治叛乱分子。王兆津去寿光向八支队求援,八支队派孟仲三率一个连赶至延集村东松林地带待命。去临淄军训团三大队求援的任天纵、吕乙亭向大队长李人凤报告情况后,李人凤当即带领三大队150余人于30日夜远途奔袭,在拂晓前将叛军包围缴械。叛乱事件平息后,吕乙亭带领10余人参加了临淄军训团三大队。吕致斋、延春城、王兆津、吕尧田、董直夫等以吕家王镇的20余人武装为基础,继续联络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扩大抗日武装,很快发展到30余人,2月中旬第九支队重新建立,吕致斋任大队长,任天纵任教导员,王兆津做政治工作。下辖三个分队,由李锡明、杨金波、吕长清分别任分队长。2月19日,中共鲁东工委组织委员张文通来广饶听取汇报后,决定九支队和八支队合并,以便东征胶东。九支队在吕致斋的率领下赶到寿光三合庄,被编为八支队第二特务大队,在东征途中又被编为一团一营第三中队,踏上抗日征程。 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九支队,是抗日战争初期广饶县建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虽然它存在的时间很短,但从这支部队中走出了任天纵、吕乙亭等一批优秀的革命战士。这枚印章为研究地方革命斗争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文/山东东营 燕晴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