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548|回复: 0
收起左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三门峡市1984年和1987年粗细粮票赏析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00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5-10-13 22: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三门峡市1984年和1987年粗细粮票赏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属于一座地地道道的新兴城市。1957年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兴建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也是沿黄城市中距黄河最近的一座城市。
三门峡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即由此得名。
三门峡历史悠久,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约在公元前21世纪——13世纪,这里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西周时属焦国虢国,春秋先属虢后属晋。战国时分属韩、;秦属三川郡,汉属弘农郡。三国属魏国恒农郡,属司州弘农郡。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民国时期先属豫西道、河洛道,后改为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曾设陕州专员公署。1952年,陕州专署与洛阳专署合并。三门峡属洛阳专员公署所辖。1957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门峡市,归河南省直接管辖。按照当时规划,这里将发展为洛阳和西安两大古都间又一中型工业城市。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中苏关系的变化和国家经济的暂时困难,三门峡市的建设规划被迫作了调整,1961年三门峡市由地级市降为县级市。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三门峡市重新升为地级市。辖湖滨区、义马市、渑池县、陕县、灵宝市、卢氏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提起三门峡境内的渑池县,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可要是提起成语完璧归赵,估计不少人都会对蔺相如印象深刻,这个秦赵两国的渑池之会就发生在三门峡地区。
作为粮票收藏爱好者,自然对于三门峡市1984年粗粮、1987年细粮情有独钟,这两套粮票的主图就是三门峡大坝。其中1987年细粮的壹市斤、叁市斤主图为宝轮寺塔。
宝轮寺塔位于今三门峡市陕州区内,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始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寺已早毁,唯塔独存。此塔塔门南面,平面作正方形,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高26.5米,围21.6米,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塔的正面刻有"三圣舍利宝塔"的塔铭,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轮廓呈抛物线型,用菱角牙子砖和迭涩砖层砌出塔檐,秀丽俊俏。  每层塔身分别辟有半圆形拱券门、佛龛、窗洞,翼角下有风铎(铁铃),风吹铃动,叮当作响。塔内有塔心室和梯道,可以登临远眺,观赏"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壮景。
该塔外形作唐塔,内部结构承袭宋塔的建塔方法,融合了唐宋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的艺术特点和结构方法,是比较特殊的塔形,宝轮寺塔风格典雅,结构坚实,虽然历经16次地震,其中4次破坏性地震,塔身仍基本完好。
游人立于塔四周数丈,叩石、击掌,会听到“呱呱呱”的类似蛤蟆的叫声。叩石或击掌越响、越快,这种蛤蟆叫的声音也越逼真、越响亮,所以群众俗称“蛤蟆塔”。
据民间传说,塔内原有一对金蛤蟆,所以声音洪亮。后来,喇嘛僧将雄金蛤蟆盗走,只剩下了一个雌蛤蟆,响声不如从前洪亮了。其实,蛙鸣之声出自回声原理。该塔同北京天坛回音壁、山西普救寺的莺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同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但它比回音壁早353年,比莺莺塔早387年,比石琴早250年,是四大回音建筑中历史最悠久的,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粗粮、1987年细粮均为6枚一套,合计12枚,可以看做是大全套。除过宝轮寺塔2枚以外,其余10枚主图均为三门峡水库。
整套粮票的设计简洁大方,既没有刻意追求设计的效果,也没有紧随时代步伐,增加当时河南粮票常见的飞机、卫星等四个现代化内容。同时,在80年代初河南加字票一统江湖的年代,这套粮票的设计和发行,多多少少有一点“另类”。或许是河南老大哥内心深处并不太认可这个因为水库修建而成立的新兴城市。作为郑州、开封、洛阳等加字票大家族中,难觅三门峡的身影,个中缘由还需要当年的设计者和发行者才能娓娓道来。
作为一名祖籍河南,长在陕西的藏友,我其实如同身边的陕西人一般,对三门峡水库的感情是五味杂陈,尤其是陕西渭南地区的人,对三门峡水库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
三门峡水库可谓命运多舛,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没有一座水库像三门峡水库那样,从上马就遭遇两个省针锋相对的反对,从投入运行至今,要求改建,甚至是炸毁三门峡水库的呼声不绝于耳。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三门峡水库也是中苏蜜月期援助计划的一个项目,政治色彩浓郁。反映了当时新中国迫切需要大型工程,根治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黄河水患,自力更生的急迫心情。今天看来,三门峡水库的上马、论证、修建,的确是太仓促了许多。
1953年是我国由经济恢复阶段走向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第一年,在水利部长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要求下,在周恩来总理的具体负责下,经过与苏联政府商谈,决定将根治黄河列入苏联援助的156个工程项目。
1954年,国家计委正式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1月,以苏联电站部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柯洛略夫为组长的苏联专家组来华。2月至6月,中苏专家120余人,行程12000余公里,进行黄河现场大查勘。苏联专家在查勘中肯定了三门峡坝址。柯洛略夫说:“任何其它坝址都不能代替三门峡为下游获得那样大的效益,都不能像三门峡那样能综合地解决防洪、灌溉、发电等各方面的问题。”
三门峡水库上马不到一年,渭河流域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高,大片良田浸没,土地迅速盐碱化,危险直逼古都西安。迫于无奈,只好降低水位,拆除15万千瓦发电机组,改装5万千瓦小机组。同时耗费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如此一折腾,不下百亿元投进水库“打水渠”。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宁夏缺水地区迁徙。水库的诸多后遗症,至今也未能消除。
三门峡水库立项之初就遭到陕西方面的坚决反对,当时陕西不少政府官员通过多种渠道力陈此项目对陕西的影响。其实早在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前苏联专家提出的“高坝大库”的三门峡水利工程方案虽然被全票通过,但同时也遭到了清华大学水利专家黄万里和水电总局实习生温善章的反对。
1958年,在三门峡工程开工一年后,陕西仍在极力反对三门峡工程。理由是:沿黄流域水土保持好就能解决黄河水患问题,无须修建三门峡工程。但三门峡工程并没有因此停止。1960年,大坝基本竣工,并开始蓄水。1961年下半年,陕西的担忧变成现实:15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的河道抬高,渭河成为悬河。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粮食因此年年减产。1962年,陕西人再也按捺不住,在4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陕西省代表提交提案,并保护335米移民线以上居民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
在随后的许多年里,三门峡工程的运用方式虽几经调整,但三门峡工程对上游(主要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造成的危害却仍在继续。类似的不满和争议也就不免时常出现,直至后来的郑州会议。在郑州会议上,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在汇报中再次尖锐地提出:“三门峡库区问题已经绵延了40年,积淀的各种矛盾已非我省所能解决,矛盾的发展完全是由三门峡顾及自身利益和下游利益造成的。”
2003年11月12日,三门峡水电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有水利专家把渭河流域水患成因怪罪于我们后,渭河周围的领导们似乎也理直气壮起来,恨不得立刻炸掉三门峡工程而后快。”他认为,治理黄河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逐级造水库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水库本来就有沉积泥沙、减少下游水患的功能,三门峡水库这些年对控制流量、减少下游水患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以前,三门峡以下流域是重灾区,拦坝后就基本没有大水灾了,而这个流域面积比渭河流域的大得多,其利弊得失孰轻孰重难道不是很清楚吗?
但是陕西省的一份报告也愤怒地指出:同在一个黄河流域,惟有陕西是历史因素的无辜受害者,而别的省份都是纯粹的受益者,他们在几十年安澜的同时,继续向黄河索取更大的利益。
三门峡水电站之后,滚滚黄河上陆续修建了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磴口,1966年投入使用;青铜峡水利枢纽:宁夏青铜峡市(有工种粮票),1968年投入使用;刘家峡水电站:甘肃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盐锅峡水利枢纽:甘肃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天桥水利枢纽: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交界处,1977年投入使用;八盘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80年投入使用;龙羊峡水电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大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98年投入使用;李峡水利枢纽: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万家寨水利枢纽:山西偏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交界处,1999年投入使用;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南济源和旧孟津交界处,2001年投入使用等11座水电站,其中青铜峡市有工种粮票、小浪底水利枢纽有纪念邮票发行。但是,没有一座像三门峡水电站那样引起巨大的争议。
今天,三门峡水库孰是孰非继续困扰着陕西、河南两省的领导和人民,各种争论和辩论至今没有停止。其实,陕西渭南地区的老百姓,尤其是沿渭河地区的老百姓是最有发言权的。
黄河水患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大禹因治水功彪千秋,成为最后一任禅让制的受益者,直接成为夏朝的始祖。水患,对于中华民族的危害性不言而喻。难忘九八长江抗洪,就更加真切的感受到黄河、长江这两条母亲河在造福中华民族的同时,不容小觑的水患。
今天,黄河、长江水患还是高悬在中华民族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不容我们掉以轻心。三门峡水库、长江三峡成为标志性建筑,也就不难理解后来长江三峡水库修建时巨大的分歧和反对之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将进酒为我们描述了波澜壮阔的黄河。作为沿黄河最近的城市,我们在仔细欣赏1984年三门峡粗粮、1987年三门峡细粮,感慨加字票的同时,也衷心希望科学技术能够早日破解困扰河南、陕西两省人民的三门峡水库,不至于“冤冤相报”,彻底根治黄河水患,让三门峡水库焕发原本设计的初衷,真正造福上下游人民。
期盼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4-5-2 15:20 , Processed in 1.071221 second(s), 23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