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572|回复: 0
收起左侧

陶瓷装饰----跳刀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90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12-26 2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跳刀”是中国陶瓷特有的一种装饰方法,即使在业界,也很少有人了解。笔者近日采访了陶艺专家高峰先生,听他介绍了什么是跳刀以及他的收藏生涯。
  
    据高峰先生介绍,跳刀曾与彩陶、绳印、色釉、青花等众多技法一同并称为中国古陶瓷装饰技艺,但回顾我国五千年陶瓷历史,作为装饰的跳刀技艺,由于历史遗物较为稀少及失传已久,今日国人难得一见,甚至相关专家学者亦多不能识其真面目。其实,跳刀是陶工将坯体放在飞转的辘轳上,手执坯刀,以一定的角度和力量与坯体相切,坯刀因受特定阻力的作用,产生急促有力的跳动,使刀头对坯体进行断续而规律的浮雕式刻花。它表现出陶工的特定意图,包括制作与审美上的匠心。它的出现,为人们传达出特殊的形式美感,提供了抽象有力的表现手段。跳刀刻花过程,快捷神奇,有相当大的隐秘性。不做者难于确知,其表现状态是其它装饰方法难于达到的。

  高峰收藏了许多形色各异的陶瓷艺术品,有唐代的残破执壶,也有宋朝的茶碗,更有明时万历年的残片。高峰和别的收藏家不同,除了对中国陶瓷的喜爱,更是因为研究、学习的需要。高峰说,他对跳刀装饰的最初印象是来自父亲对它的喜好,而他便也迷上了跳刀,一发不可收拾。经过多年的陶瓷制作实践和对文献实物资料的查找分析,高峰认清并掌握了唐代匠人制作黄釉壶罐等器物上面席纹的工艺方法,从而揭开了唐代执壶等器物上席纹工艺的千古面纱,使今人有机会了解古老的跳刀装饰。在中国古陶瓷中有一种在唐代多见的黄釉饰有席纹的器物,而关于唐代席纹装饰的工艺方法,以《中国陶瓷史》为代表,各书都说“壶身印有席纹”或“印有编织纹”。这个“印”字,看上去明白肯定,并且在文博界形成广泛共识。然而,这种席纹并不是“印”在执壶上的,而是“刻”上去的,是用跳刀方法刻饰在执壶胎身上的纹样。印与刻,是根本不同的两种工艺方法。所以,对这种唐代席纹执壶装饰工艺正确的描述,应为“壶身饰有跳刀席纹”或“壶身刻有席纹”。

        1997年春,高峰在北京东黄城根旧货市场一家小店买到一件唐代席纹黄釉执壶,为他提出“刻有席纹”找到了实物佐证。这是一件因当年微生烧及暗裂缘故而废弃的出自窑址并事后粘补的残器,但在高峰看来却是“宝贝”,因为它的纹样有明显的跳刀迹象。高峰把它捧回家后,经过仔细、认真的研究,终于证实了这种席纹黄釉执壶上的席纹,不是“印”纹,而是跳刀的“刻纹”。

        经过多年的研习、收藏,高峰从那些器皿纹饰的“字里行间”读懂了古人生动丰富的精神传递。高峰说,在别人眼中,那些瓷器的残片是无用的废品,但对他来说则是一块块走进、触摸历史的奠基石。他喜欢跳刀这种特殊的陶瓷语言,愿用它去倾听历史,诉说生活的感悟,表达对美的认知。十多年来,他在北京、山东、河北、广东、浙江等地,用跳刀结合多样坯土、釉料、器型及其他不同的装饰手段和窑火处理,对自己从生活和自然中感受到的种种意象进行提炼,制成了“颜庙柏”、“雨声”、“望云霞”、“夜波光”等大量跳刀纹陶瓷器皿。一件件吸纳自然能量的瓷器,讴歌了生命与自然的丰美,也绽放出科学与艺术之花的奇香。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4-5-19 23:19 , Processed in 1.086955 second(s), 24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