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2013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中国邮市可谓风生水起。从“中国梦—国家富强”特种邮票到“习仲勋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再到“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几种新票的市场价均在上市后的短期内涨到了面值价的数倍。 广东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孙海平在接受信息时报采访时表示,若以邮票发行的历史时期而论,新中国邮票是集邮者最热衷的一个类别。“猴票”、“黄山风景”、“金陵十二钗”等许多邮品都在过去三十年中经历了飞跃式的升值。 无论新票还是老票,相信许多人的家中都多少存有一些新中国时期发行的邮票,而以下这五条规律,可以帮助你判断这些邮票是否具有升值潜力。 存世量比发行量重要 孙海平介绍说,邮票发行量和升值潜力通常成反比关系,但相比之下存世量更重要。 “举例来说,目前邮票的发行量通常在1000万套左右,而文革时期有些邮票的发行量可能过亿。问题在于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通讯工具,人们交往主要靠写信。这些邮票的发行量虽高,却被大量地自然损耗,当前的存世量很少,而且大多数被贴在信封上,新票更少。” 自然损耗是许多经典老票价格飙升的重要原因。例如作为中国首枚生肖邮票的庚申“猴票”,在邮寄、使用的过程中被损耗过半。它的发行面值为8分钱,而目前单枚“猴票”新票的市场价格已经超过万元。 存世量低未必是好事 “在我看来,一个邮票是否有升值潜力,需求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孙海平说,"猴票"虽然被损耗了不少,目前存世量还是不低的,有人估计在100万张左右。为什么它还这么贵呢?因为这款邮票的设计、印刷和题材都堪称经典,需求量大,许多集邮者都把拥有"猴票"视为集邮身份的象征。” 他也提醒,并不是存世量越低的邮票越有升值力。“这里有一个流通的问题。如果一款邮票只有十万张,量已经很低了,但是因为参与市场的人也少,流通性差,价格就起不来。” 系列龙头更值钱 在“猴票”刚刚发行的1980年,很少有人意识到它的价值。然而随着生肖票逐渐发展为新中国邮票的招牌系列之一,人们在收集1981年“鸡票”、1982年“狗票”的过程中,才逐年意识到“猴票”作为系列龙头的珍贵性。 “现在中国许多邮票都按系列发行的,比如"中国梦"。今年发行的"国家富强"在选题、设计和印刷方面都很优秀,同时还是"中国梦"三个主题系列中的龙头。集邮者在以后买第三套的时候,肯定想集齐第一、第二套。所以我们在收藏邮票的时候,要注意系列的首尾,特别是龙头票。”孙海平说。 题材类比看出相对价值 孙海平提到,比较同类题材的邮票,能够看出一款邮票的相对价值,1981~1982年发行的“金陵十二钗”套票和“红楼梦”小型张便是一例。 “在明年的新邮计划里,会再出一套《红楼梦》题材的邮票。"金陵十二钗"是以《红楼梦》的人物为题材的,这次可能会以故事为主。”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为题材的邮票已经各自发行了数套,而以《西游记》和《红楼梦》为题材的只各自发行过一套,这种独特性让《红楼梦》题材的邮票更具有升值潜力。 他还指出,对于同一题材的纪念邮票,例如伟人诞辰和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周年纪念,新票可能会提高老票的价格:“判断邮票的价值,题材同比是很重要的方法。比如今年推出了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邮票,此前发行的以毛泽东为题材的邮票价格会被推高。” 套印邮票是精品 一款邮票的印刷方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它的艺术价值,进而影响其升值空间。目前印制邮票的方法有雕版、影写版和胶版,而最具艺术价值的邮票应该由雕版与其它印刷方法混合套印而成。 “雕版的优点是立体感很强,摸上去有像人民币一样的凹凸感。它的不足之处是色彩太单调,所以需要与影写版或胶版套印。比如著名的套票"黄山风景",松柏、树和山峰的轮廓用雕版勾勒,再用影写版上色。既有立体感,色彩又丰富。” 另一方面,优秀的印刷质量是否能在岁月的流逝中保存完好,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有经验的集邮者往往会特别计较品相,包括票身、票面、背胶、齿孔、色泽这些外观因素。他们会花很高的价格去买好品相的邮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