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581|回复: 2
收起左侧

提高收藏的文化素养,不妨从读书开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11-10 22: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而今,收藏队伍越来越庞大,收藏形成的热,大可以红红火火形容之。这无疑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盛世收藏”的必然。
  然而,收藏热的背后亦潜伏着危机。说白了,就是不少人对收藏是冲着利而来的,是看中了收藏的巨大增值潜力而来的。不错,没有一定的利益作保证,没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作回报,或许收藏热难以赓续,但一味言利、唯利是图,终究不是收藏的本质所在。
  一味言利、唯利是图的做法,其结果自可想见。不是吗?因为没有充分做好收藏的文化准备,缺乏起码的鉴赏知识和感悟能力,于是收藏者难免屡屡受骗上当。与此同时,在金钱的诱惑下,造假市场更是趁机膨胀、繁衍,且造假手段愈来愈高明。
  你不信吗?笔者刚从《解放日报》(7月3日)上看到《古玉作伪种种》一文,其中介绍了一些古玉作假高手的作伪伎俩,诸如伪造血沁法、伪造牛毛纹法、伪造鸡骨白法、伪造陈墨黑法、伪造土锈法、伪造土蚀法、油提法、叩锈法、伪造黑斑法,等等,终让你以为不可思议、大吃一惊。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为了诱使收藏者上当,一些造假者的造假作伪手段可谓是 “匠心独运”、“登峰造极”。譬如为达伪造血沁,令其同“自然”一色的目的,造假作伪者便将仿制之玉放在火中,烧成红色,再将活犬或刚死的犬腹部开一个深口,趁玉器正热时,赶紧放入犬腹中,然后将犬埋在地下,几年后取出,如此形成的红斑血沁和真的一样,此为“狗玉”或“狗肚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古玉市场若此,其它收藏莫不如此。在这般严峻的收藏情势面前,假若收藏者缺乏收藏必备的知识、技巧和能力,能不屡屡上当乎?
  或许,对于收藏者,尤其对于刚刚起步的收藏者而言,都需要付学费,但付学费必须以接受教训为前提,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少学费。否则,不能“吃一堑,长一智”,屡屡上当,这样的收藏意义何在?这不是从另一个意义上助推造假的风气?真正意义上的付学费,不啻是从一次又一次的上当受骗里找到根源,以避免重蹈覆辙,更要紧的在于补文化、长知识、添阅历、强能力。要知道,造假层出不穷,且花样常常翻新,有时可谓防不胜防,真要吸取教训,避免上当,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便是提高自己与收藏有关的文化涵养,提升自我的艺术鉴赏和感悟能力。
  想起国外有一家银行,培养员工鉴别假钞的能力,其做法别开生面、独辟蹊径,亦即只教他们全面了解、熟悉真钞的相关知识和特点,而从不让他们去接触假钞,从不让他们拿真钞假钞作比较。如此一来,经长期的训练,当员工们一接触假钞,便能一眼识破、一手“点”破,因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真钞的特征、魅力一俟在员工脑中成像,任何假钞,不管如何精心炮制、乔装打扮,都会在真钞面前相形见绌。于是想及,这了解、熟悉真钞的过程其实就是积淀素养的过程,就是提高员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力的过程。“磨刀不误砍柴工”,乃此之谓也。鉴别真伪钞若此,鉴别真假藏品又何以不是这样!
  对大多数人而言,真正的收藏,自须回归文化,要引导自我欣赏和认识收藏品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自我的艺术鉴赏和感悟能力,莫要将眼睛盯在藏品价值上。只有不断提高自我收藏的整体素养,久而久之,收藏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亦才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提高收藏的文化素养,不妨从读书开始。著名文物鉴赏家杨仁恺先生,多次对我说:“要搞收藏先要武装好自己,武装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要多读点书,这叫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杨仁恺大师的教诲,我自信以为然。是啊,无论是蔡国声的《古玩经眼录》,还是《马未都说收藏》,以及其他收藏类书籍,大凡都能讲解文物古玩的背景、历史和特点,且因为多与作者自己的收藏经历有关,可谓讲得深入浅出,言之有物,我们不妨细细拜读,这不无裨益。尤其结合收藏者自我的收藏,一经与之联系贯通,不怕没有突然开窍的顿悟和拍案叫绝的欣喜!
  更须一提的是,我们的一些电视台的收藏栏目,也要坚持正确的收藏导向,千万莫要将收藏的市场价值作为节目的核心。否则,对收藏市场产生误导,便会助长制假风气,以至助推盗掘、盗窃之风。欣闻今年上海电视台开设的“文物博览”,大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与博物馆一起,再现千百年的文物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并融文物的历史、工艺、美学于一炉,可谓锦上添花,而观众的文化收获更是无与伦比。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当我们的媒体更加注重通过藏品传播普及文化、历史与科技知识的时候,当我们绝大多数的收藏人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藏品的文化价值上的时候,我们的收藏始入正轨,我们的收藏市场的发展、提升才有良性循环可言。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97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11-11 10: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1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11-13 16: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9-21 10:54 , Processed in 1.077000 second(s), 19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