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819|回复: 2
收起左侧

扇画收藏六知(图)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8-4 16: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唐寅 江亭谈古图 扇面 设色金笺 19.7×56.5厘米 (北京保利供图)
  成扇书画是中国传统书画的特殊变现形式,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和收藏品类的细化,扇子收藏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收藏中又该注意什么?杨丹霞给出了以下建议:   
  名家入手
  书画成扇的收藏,首先是看扇画家的名头,还要考量书画本身的质量,审视作品的工艺和艺术价值。从画家来讲,明清、近现代书画名家的扇面作品可以入手,名家名作最具收藏潜力;二流名家的扇面则选择精品入手;对于小名家的作品,可选择特殊的题材进行收藏。
  成扇书画收藏一定要注意作品品相,尤其是明清甚至历时更久远的作品。扇画品相主要是就扇面、扇骨的状况而言,各方面保存越完整价值越高。
  新不如旧
  从价格上说,在收藏界有成扇书画收藏“新不如旧”的现象。这主要是许多买家在古代书画的真伪辨别上存在难度,当代书画家的作品比古代名家作品还贵,这是一种怪象。健在的许多书画家,不懂扇画创作,更缺乏对传统扇画知识的了解,其作品无复明清、民国时期扇画的格调和品质。与古代、近现代扇画收藏相比,以往作为文人骚客或者达官显贵身份象征的成扇艺术正在迅速衰落。因此,不建议新入行的藏家,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放到当代名家的扇画上。
  物以人贵
  与收藏书画相似,收藏扇画不仅要看年代、名头、品相,重要的还在于留意作品曾经的收藏家和传承。流传有序、有著录的扇画尤其受到关注。在201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1227号张大千画芍药溥儒小楷书北山移文成扇,以206万港元成交。这是近现代以“南张北溥”闻名遐迩的两位大师为著名篆刻家陈巨来创作的书画扇,受到了藏家的热烈追捧。
  主题收藏
  对于主题扇的收藏,藏家尤其要对收藏门类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包括书画家、收藏家地位的高低、对后世的影响等等。例如,民国时期,中国女子书画会成员吴青霞、顾青瑶、周炼霞就经常合作扇面,喜爱女书画家这个主题的收藏家,不妨按照这一思路去搜集民国名媛的书画扇,这对于研究和展示当时的妇女艺术也有很重要的价值。
  明辨真伪
  随着扇画市场走热,各种伪作也层出不穷,明清成扇出现的赝品,大多属于前人伪作。在各种作伪手段中,有的是对真迹改头换面,有的是旧扇骨新扇画,有的是在已有的字扇背面添加名家绘画,现在一些拍卖会上十几万拍出的所谓金西厓刻扇骨也时有假货……所以,对于藏扇者而言,要多学习,勤研究,不要贪图小便宜上大当。
  玩扇讲究
  赏玩成扇讲究很多,比如拿扇,手要洗净;打开或收拢折扇时易于损伤扇面,应该握住扇子下部轻轻捻开,而不是手捏扇纸部分掰开或者拿着折扇猛力开合;扇子打开后,不要用手随意指点、掰捏,这样不仅会磨损扇面,还会将手上油渍、汗液留在扇面上,使扇子的美观和品相大打折扣;另外,扇子打开后,如要与同观者交谈,也应掩住口鼻,不要将唾液喷溅在扇面上。
  成扇比一般字画更重成品相,不要轻易揭裱扇面或更换扇骨。揭裱重装对扇面的破坏性极大,不仅使扇面上的书法、绘画伤墨伤色,失去原有的笔墨精神,破坏了折扇书画原有的完整性,还使扇子不耐久藏,触手僵硬。有的藏家一遇折扇稍有伤损就把折扇揭下装裱成扇页镜心或者书法、绘画上下形式的挂轴,并将原装扇骨弃置一旁,无意中成了本就稀缺的成扇艺术作品的“杀手”。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22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8-7 09: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扇比一般字画更重成品相,不要轻易揭裱扇面或更换扇骨。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22: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关注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6 01:27 , Processed in 1.112219 second(s), 19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