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694|回复: 2
收起左侧

[行情资讯] 装裱师告诉你字画造假潜规则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1-13 17: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不要用耳朵去买画
装裱修复师白旭光有着40多年行业经历,与近现代著名艺术大家的字画真迹有过亲密接触,亲手修复了周臣、仇英、张大千、张善孖、黄宾虹、周抡园等名家精品。

年轻时的白旭光曾在一幅画上看到一方章:特健药。当时他不明白,字画是养眼睛的,怎么能当药吃呢?

“那个时候年轻不理解,对病痛没有感受,四十不惑以后,身体出了问题,才了解这三个字的意义。”白旭光说。

“对一个人来说,心态是第一位的,心态正,可以少得很多疾病,而最好的保健品,对某些人来说,就是字画。我对很多买字画的人说过,不懂不要紧,但不要用耳朵去买画(听别人说)。真正的好字画,它能让你安静。这是唯一的标准。”

白旭光曾经得到一幅辜培源的书法,“拿在手上一看,马上能让你静下来。当时是上世纪90年代,人家开口1000元,我二话不说立马拿下。这种好东西,就不要管那么多了。一味按名气买东西,一是假画太多,二是你无法鉴别,这一行,有很多‘潜规则’”。

岁月的痕迹没法做假
作为资深的装裱师,白旭光和他的学生们要知晓作假的办法,“晓得的目的很简单,我们要修复,修复要‘修旧如旧’,要做旧。”白旭光谨慎地说,古书画造假的那帮人一般都是流水作业。“模仿字的人只模仿几个人的字,另外几个人仿画,比如石涛这一路,张大千这一路的等等,一套人马,各画各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图为宋朝马远伪作
2006年11月在上海某拍卖行拍卖成交价36.3万元人民币

就纸张来说,老画的纸张颜色更黄。造假者爱用的做旧方法是烟熏、茶浸,用从茅草棚的屋檐滴下来的水染出来的纸颜色很逼真,造假的现在还在用这个办法。

还有一种“青杠碗”的染纸法,用青杠树的果实泡水,一般两个礼拜后,颜色就泡出来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图为宋朝马远真迹《对月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真正的老纸表面有一层包浆,那是岁月的痕迹,没办法做假。“做旧的办法没有创新,它没办法创新。各个朝代都有造假的,其实民国时期出了一大批仿名家的作品,到现在仍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图为陆俨少伪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图为陆俨少真迹《高江急峡》
出版于香港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的《陆俨少书画精品集》

墨也是关键。造假需要用古画老墨,修复也是,需要在十余种墨中找到对应的墨。“修复要对这方面有深入研究,光是墨都有好多种,我们这里各种墨都要有,画家具备的我们要有,画家不具备的我们也要有。”

白旭光说,“我带徒弟的时候,告诉他们,做事情最重要的是做人,要走正路。我们这一行很特殊,过手的动辄价值几十上百万。我们在做、在看、在研究,但不能动心。这是规矩,也是职业道德。”



如何鉴别古书画作假


古旧字画的作假一般是做套、挖款,第三就是揭裱的猫腻。做套就是造假者将以前装裱的老材料收集起来,用作伪作的装裱材料。

前年白旭光遇到一件张大千的真画,被人割了款识后补了一个印章。割款补章也是作假的一种手段:真画加假款,假画加真款,相当于一张画变两张。

还有一种方式,是把近似的画,款识一裁,另外加伪作。比如晏济元某些画风和张大千近似的画,就被造假者裁掉款识,变成张大千的款。

揭裱的时候利用宣纸的特性把它揭成两层,变成两张,表面一张正常,下面一张墨色更淡,找当时的老墨添笔作假,是所谓揭裱的猫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图为绢本花鸟伪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图为宋徽宗真迹 《腊梅山禽图》

白旭光曾经带着学生去看了一场拍卖的预展,里面有一张明代的绢本画,“画得很好,标价很高。”

然而中国字画,因着地域不同,北方干燥,清代很多画,如今拿出来还比较完好;而南方藏的画,大多都有霉斑。中国字画要求保存的时间很长,传承流转过程中不可能不揭裱不修复。

“明代的画到现在,中途应该修复过,而且不止一次。”白旭光后来看到一件马骀的画,突然想到了预展那幅明代作品的破绽,“我找人马上又回去看,找虫洞,细小点——作为绢本作品,历经岁月沉浮,不可能没有修复(揭裱)过,破损处和其他部位如果是一个整体,那肯定是复制件。比如我做的仇英作品的修复,补的地方的痕迹是无法掩盖的。”

总 结
“有些假画虽然很逼真,但都有破绽,只要细心就能识别。造假之人也是随行就市,跟着高价艺术家走,谁卖得好,卖得高,假的就出来了,这个不难理解。”

白旭光还说,收藏者买了假画,就当是交学费;而在众多假画里选到真画,则是种荣幸。藏家们也在不停的“淘画”过程中对自己的藏品进行“洗牌”。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1 04:17 , Processed in 1.076993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