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407|回复: 2
收起左侧

[行情资讯] 流通纪念币,想说流通真不易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36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11-17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2017-11-17 小林 小林说钱币
   
      这几天写了好几篇关于纪念币文章,文末大家留言很积极,也有很多分歧,分歧的关键点就在于发行量。

     这个量,真的很难掌握,少了很多人兑换不到而且容易引起炒作,多了不但钱币市场萎靡,产生大量兑换不完,还有回存压力。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想起,让纪念币流通起来,一通百通,什么症结都解决了。

     1、每一次纪念币纪念钞发行的公告上,都会有一句话: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也就是流通起来在法律上没有任何障碍。

     2、纪念币的材质、工艺、防伪上都秒杀流通硬币,技术上没有障碍。

    3、有了流通就有了消耗,再多的量也不怕,银行也不用担心发不出去,老百姓想要多少都能平价兑换到,这样就没有了舆论的压力。

     4、一旦承担了流通职能,死钱变活钱,直接计入M2,也不用承受被人说圈钱的嫌疑。

     5、目前的纪念币发行,量太少,老百姓得不到会质疑、抱怨,但是对于曾经唾手可得的长城币、老三花硬币、三、四版纸币,现在升值很多了,他们只会后悔没有留,而不会产生抱怨。

     6、对于真正的钱币收藏者,对于钱币收藏市场,纪念币一旦流通化后,由于消耗的产生,会有回收、会有品相的差异,收藏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凸现。为什么3亿、5亿的纪念币会仅仅停留在面值,而发行量远钞超纪念币的老三花、新三花硬币能有溢价有的甚至溢价几十倍,这就是流通的魅力。

     7、一旦成为流通币,上市初期就不会存在炒作,真正的价值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但是,流通纪念币想要流通起来,却真的不容易:

     1、发行了三十多年了,都是号称流通纪念币实际上并没有流通过,一下子要流通起来,谈何容易。

     2、硬币的品种非常少,只是几个面值的区分,纪念币每年都会有新品发行,品种多很多,要让老百姓商家都接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

     3、虽然目前纪念币纪念钞有在回存,但是个中艰辛也只有回存过的人知道,而且银行系统对于回存纪念币进行了大量的人力培训,主要还是真假识别上,目前纪念币品种将近100个了,每年还会新增很多(虽然理论上早期的有溢价的纪念币都不会产生回存,但是银行作为一个严谨的单位,必须要全面掌握所有品种的知识),这是一个极大的难度。

     4、从去年范一飞行长的讲话中也能得得知,要避免纪念币进入流通领域,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由此也可以知道,纪念币要进入流通有很多的困难,这个困难不是法律上的障碍,也不是纪念币本身的障碍,而是整个金融系统、银行系统的障碍。


     当年,写信时代,邮票大量被使用,集邮也是一个热门的收藏,后期,电子邮件、短信时代,邮票的使用量剧烈减少,但是邮政却反而增加发行量,终于整垮了整个集邮市场。

     纪念币也一样,没有流通消耗,却又天量发行,也会整垮整个纪念币市场。

     欢迎大家留言畅说自己的观点,但反对极左的思想以及言论。任何的分歧讨论都是正常的,市场经济这么多年了,把币商说成奸商带上高帽子,或者直言骂发行方央行,都不是正常的言论。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388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11-18 0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好贴!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36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9 2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人 发表于 2017-11-18 01:24
谢谢分享好贴!

谢陈老板关注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1 15:36 , Processed in 1.077055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