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358|回复: 1
收起左侧

[收藏知识] 解读邮票的知识性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10-21 22:4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邮票的知识性是伴随着邮票的诞生而来的,当人们看到世界首枚邮票“黑便士”主图维多利亚女王头像时,就了解到1840年前后的英国是女王当政;看到中国首枚邮票“大龙”的铭记“大清邮政局”时,就了解到1878年是清皇朝时代。可以说邮票记录了历史的进程,为后人提供了历史知识。

      1888年,纪念邮票出现了,1892年至1898年间就有11个美洲国家和地区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发行了纪念邮票,从此,邮政主管部门常常有目的和有选择地把知识和邮票发行结合起来,加强邮票的知识性。近年来,随着邮票选题的专题化和系列化,邮票的知识性更为突出,甚至于可以把一定数量的邮票组织起来,反映并阐明某一个专题或事物。

      邮票上的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准确,因为邮票是国家级证券,发行极其严谨,科学性强;
      二是广博,古往今来,天文地理,花鸟虫鱼,无所不包。
      三是形象,它通过精细的画面介绍知识,为大众喜闻乐见。但是邮票在知识性方面也有不足不处:第一,邮票介绍知识是提纲式的,较为简单。这是邮票票幅有限所致,所以集邮者应以邮票主题、主图为纲,查找有关资料,获取知识信息。确切地说,邮票只是“知识的窗口”,要真正获得知识,还要作一番努力。第二,邮票是零散的,缺少内在联系。无论按时间排列,或以国别收集,从获得知识的角度来看,往往缺乏系统,因而难以深化。目前集邮者多根据发行目的、图案类别或故事情节组成专题,使邮票上的知识系统化。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4 19:39 , Processed in 1.124917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