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礼品登记表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的毛泽东遗物中,有这样一份特殊的单据,它承载着世界人民对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伟人的爱戴,承载着新中国开国领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崇高风范。这就是毛泽东的上交礼品登记表。 从延安时期起,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地的人们,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人民给毛泽东赠送了不计其数的礼品。其中如1964年中非共和国总理送的一颗两个人都抬不动的大象牙和瑞士总统送的两块金表等都是非常珍贵的礼品。然而无论是多么珍贵的礼品,毛泽东总是要求身边工作人员一律造册上交国库。他说:“这是送给国家主席的。如果我不是国家主席,就不会有人给我送礼了。如果你当了国家主席,他们也会送给你的。” 毛泽东收到的礼品,一般由中央秘书室处理,也有部分是警卫局或是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处理的。礼品种类繁多,从1958年至1959年的礼品清单来看,有收音机、摄影软片、立体幻灯机、兔毛背心、雨衣、地毯、枕席、龙须草席、海产标本、人参、鹿茸、酒杯等物品,共计40余种。这些礼品大部分是单位送的,也有个人送的,如1958年12月10日,唐山杨庆俭送人参两棵;1958年12月29日,甘肃谢成德送熊掌、鹿茸5斤;1959年10月15日,西安的谢芝镜送象牙筷一双;1959年10月17日,上海的黄正和送刻有八届八中全会公报的永久牌钢笔一支;1959年11月25日,香港太古船坞的杨慎德送仿古玉鲁两件,玉扁笄一件等等。1964年,有人送给毛泽东32.5公斤燕窝和47斤咖啡豆。毛泽东推脱不掉,便派生活秘书将这些礼品交给人民大会堂餐厅科并开具收条。收条中所写的“一组”正是指负责毛泽东生活的小组的称呼。对于送来的礼品,只有极少数几件,如西哈努克亲王送的公文包、齐白石送的砚台、郭沫若送的手表被毛泽东留下。毛泽东留下这极少的几件,是由于与送礼人有较浓厚的私人情谊。 毛泽东不仅拒绝收礼,而且反对送礼。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就提议:不祝寿;不送礼;少敬酒;不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的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解放初期,地方上常常向北京送一些土特产,请中央领导同志品尝,以表达心中的敬意。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周恩来总理召集各省的书记、省长等负责人在小会议室开会。他说:“我根据毛主席的意见,找你们来谈,各地向中央赠送土特产的做法是不好的,这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生产出来的果实,我们白吃,这种风气要不得。以后你们谁送东西来,我们一定原封不动退回,而且要批评。” 在毛泽东看来,利用个人特殊身份和地位,贪图享受、中饱私囊的做法是与共产党的宗旨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的,他的一生始终保持着廉洁奉公、朴素节俭的作风。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