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袁大头银元的历史意义 “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光绪年间,由于各省铸造银元,却和当初铸造纹银一样,不仅重量和成色不能统一,数量上也难以控制。辛亥革命爆发,各省因急于用款,不仅加工赶铸银元,还滥铸铜圆,滥发钞票和军用票,币制更加混乱。 袁大头银元历史意义:民国建立后,中央财政几乎有出无入,财政危机十分严重。 从短期来说,发行纸币亦不失为敛财妙法,只是纸币是银元的代表者,是兑换券,若没有银元的充分准备和广泛流通,纸币信用亦难确立。 此时此刻,币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缓———袁大头银元正是基于此而诞生的,也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过多年铸造,加上其信誉很高,袁大头银元数量增多,流通渐广,虽僻处边陬,也有其踪迹。“袁大头”银元的通行促进了银元的统一,也为“废两改元”准备了条件。 "袁大头"的铸造量很大,仅南京造币厂在民国四年二月至民国五年的近两年时间内,就达37981900元。还有资料介绍,仅壹元"袁大头"就铸造了7500万枚,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至少到1929年还在铸造,新中国在1949-1951年为满足进军西藏的需要也铸造过"袁大头"。 "袁大头"银币的正面图案,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民国3年版的上方为"中华民国三年",民国8、9、10年版的为"中华民国*年造";背面图案均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中圆"(伍角)、"贰角"、"壹角"字样,后几种上方分别有"每二枚当一圆"、"每伍枚当一圆"和"每十枚当一圆"的字样;该系列币分别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别为89%、84.5%、80.4%和82.5%;该币的外环主要是直齿边,另外,还铸有少量工字边和花齿边。在该系列币中,民国3年、9年、10年等一元币较为常见,民国八年的则较少些。但是,在民国三年的"袁大头"中,袁世凯"签字版"则出类拔萃地被收藏爱好者所钟爱。一类是民国三年天津造币厂试铸的意大利制版人的英文签字版;另一类是袁世凯的左侧面像后颈部位的签字版(大写英文L·GIORGI)。以上两类(5种)均为样品币,未曾正式流通使用,所以存世不多,目前几类图书上所标参考价均为200万-300万元 不要低估您手中那枚小小古币的真实天价! 时至今日,古币市场被炒作的越来越厉害,价格的高低是真是假,众说纷纭,对于初来乍到的新学者来说,多学习点古币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让小编来简单分析一下如今的古币市场! 中国的收藏界风起云涌,很多藏品大幅升值,而其中升值最快的、升值幅度最大的品种之一便是钱币,而古钱币收藏大军也不断壮大。有业内人员认为, 古钱币市场已经红火了十几年,未来总的趋势是不会发生转变的。特别是在互联网商务发展之后,对古钱币收藏、交易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提到银元不能不提到袁大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和提高个人政治地位而发行银元货币,因银元铸有他的侧身图像,故此又称“袁大头”。“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 袁大头拍卖价涨得快,市场价更是高。民国三年、九年、十年的“袁大头”因为存世量多,且大多在市场上流通过,因此其在收藏投资市场的价格长期以来比较平稳,在2004年前的十多年里,一枚价格仅为六七万元;2006年开始价格攀升, 2009年涨到126万左右, 2010年初涨到了145万。当时,藏家们已经觉得是天价了,不可能再涨了。没想到,今年 “袁大头”竟然一飞冲天,涨到近280万一枚。据悉,目前在收藏市场上, “袁大头”已经是我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相当难得的火热市场! 拍品名称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袁大头金币 315万 2014-11-30 罐装袁大头银元28枚 152.88万 2015-11-19 民国九年袁大头银元一枚 192.87万 2012-04-19 银元一组5枚含袁大头3枚 340.23万 2014-06-08 民国八年袁大头银币一枚 150.17万 2011-11-19 袁大头三角圆一枚 150.14万 2012-04-19 民国8年 袁大头底座子弹 160.05万 2013-12-12 开国纪念币(4枚) 袁大 278万 2015-10-02 民国 民国八年袁大头银币 168万 2013-06-22 袁大头签字版 296万 2014-11-15 袁大头壹圆错版币 民国 463万 2014-06-08 民国 三年袁大头壹圆银币 156万 2011-05-12 民国 鄂造袁大头九年贰角 164万 2013-06-22 双面袁大头银币 193万 2014-10-25 清 民国三年袁大头苏维埃 234.9万 2014-11-30 袁大头评级币一组20枚 326万 2012-04-19 中华民国九年袁大头壹元 236万 2014-01-04 民国三年版中的主要版别 民国三年版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年”字后没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 “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点”,而其他年版民字无“点”。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两种模具,老模具为185道边齿,新模具为170道边齿,铸量都较多,属普通流通版。铸造量较少的版别有: 1.“O”记版。即在嘉禾图案中有“O”形暗记,在嘉禾结带处呈横“8”字形,左上方的带孔中有一极小的“O”形圆圈,而且袁像下巴前衣领未封领,肩章较宽,五星比较凸出。 2.粗发版。袁头发较粗,发型呈波浪。嘉禾结带没有形成纵横交“8”的结花,右边一束嘉禾结带处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 3.三角圆版。此币背面圆字内的“口”字形成“△”形,而其他版别是“开口”形。 4.开口贝版。此币壹圆的“圆”字内“贝”字最下一横未与竖笔连接,形成“开口贝”。该版袁像肩章条纹明显,袁眼中有一从上至下的直线,俗称“睁眼”,这一特征也是其他版别未见的。 5.加铸“甘肃”两字版。此币系甘肃兰州造币厂沿用民国三年版旧模,在袁像左右加铸“甘肃”两字,其余与开口贝版相同,铸量仅数万枚。 6.签字版。此币甚少见,天津造币厂试铸样币,并未流通。该币在袁像右侧刻有一竖行英文字母“L.GioRGi”,是在华外籍铸币专家意大利雕刻师“鲁尔治-乔治”签名缩写。 7.“T”字边、鹰洋边。此两种币均稀见,系天津造币总厂试铸样币。正、背图案与流通的一般“袁大头”相同,仅在边齿上有区别,为“T”字形边或鹰洋币形边。 另外,尚有断民版、大扣版、S版、厚币版、勾点华版、提点华版、背双星版、竹节花版、雁尾芒版、提点华孕珠版、锐角芒版、大胡须版、大耳朵版等等。 民国八年版“袁大头”主要版别 八年版中的普通版流通量较多,钢模由外国代制,文字书写符合汉字结构,字形没有变异,背图嘉禾亦规范。特征是正面袁像胸襟花饰前内边齿多一细齿,而无一空档(其他年号版有一空档)。另外有几种铸量较少的版别,主要区别是在“造”字的书写上不同: 1.“造”字的第四笔向下伸出,形成了“牛”字,但与下面的“口”字不相连,故称“牛”字版。 2.有的“牛”字与“口”字相连,故称连口版。 3.“造”字中的“口”字少了上横一笔,形成缺口,称缺口版。 4.“造”字中的“口”字很扁,“口”字中看不见中孔,称无口心版。 此外还有横点年版、竖点年版、草头华版、T点年版、左芒勾版、孕六珠版、双孕六珠版、结上点版、结内点版、两芒弯勾版等等。 民国九年版中的主要版别 九年版中主要有袁像未封领版和大耳版两种;前者为普通版,铸量较多, 后者铸量较少。大耳版指袁像耳朵比其他版要大,而衣领全封领,此版别含银量较高。 此外还有缺口造版、7点年连口造版、精发版、右芒勾版、断笔华版、大耳版等等。 民国十年版中的主要版别 十年版中的普通版,其图案文字与一般“袁大头”无大差别,铸量较大。另外有一些把“年”字中的一点写成一竖或“7”字形,但铸量较少。 此外还有T点年版、缺口造版、半缺口造版、双缺口造版、连口造版、十年八年版、十年九年版、开渠华版、正星版、偏星版、竖点年版、开口中版、右缺口中版、7点年大胡须版、大点年版、下缺口造版、败笔造版、六角星版、连口造无珠版等等。 “袁大头”壹圆银币除上述版别外,还有许多大同小异的版别,难以一一例举。 一、银质辨伪。辨别银圆的真假,首先从辨识银质的真假说起。银原子序数47,元素符号Ag,不易氧化,柔性好。真银光泽柔和,润白色。银的成色越高其泽度越白,真银圆清洗后雪白照人。银圆硬度低,两块银圆相叠摩擦,有油润感,听不到金属磕碰声音(外国银币或凸凹不平的银币除外)。假银圆或钢铁做胚、或铜铅做胚、或铝锡做胚,或金属粉末水泥合成做胚,其色度偏暗,无光泽。假银圆用火烧后便“丑态”百出,有断裂的、变形的、散化的,真银圆火烧不变形、不变音,清洗后雪白有亮光。假银圆清洗后泛黄、泛青、泛黑或泛灰。辨别银质是收藏银圆的前提。 二、听音辨伪。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对卡银圆中心,或用中指托住银圆中部,用另一枚银圆撞击,声音清韵柔和的是真银圆。声音尖高的是钢铁做胚假币,声音嘶哑的是铜锡合金做胚假币,声音沉闷的是“银包铜夹馅”假币,无声的是金属粉末水泥合成胚假币。过去传统的鉴定银圆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掐住银圆中心,用力猛吹,能听到轻微韵音的是真银圆,无韵音的是假银圆。这种方法一是要听力好,二是切忌手指与银圆接触面过大,三是要猛吹快听。听音辨伪是识别银圆的基础。 三、包浆辨伪。传世银圆表面有一层氧化银,就是人们常说的包浆。包浆主要有浅黑色、浅灰色、浅橙色和粟壳色。用鞋油擦涂和蜡火烧烤出来的包浆呈重黑色,一眼便识。辨认包浆是识别银圆的有效方法。 四、锈色辨伪。银圆停止流通后,存放不当会生锈。传 世银圆锈层很薄,呈墨绿色。出土银圆一般锈层较厚,局部锈层凸起。两枚银圆锈在一起,磕开后,表面有分布不匀的白色亮点,迎光而视闪闪发光,俗称“泛银”,泛银现象是无法作伪的。陪葬出土银圆多数泛酱红色,局部有绿色锈斑。水坑银圆通体泛绿锈。真银圆的锈色是历史的烙印,很难去掉,用碱水沸煮而不退。假银圆人工做作的锈呈淡绿色,用指甲就能刮掉,用针扎在上面可直立不倒,用碱水沸煮半小时便锈色全无。假银圆的锈用鼻子闻有腥味,用舌头舔有酸味。锈色辨伪是识别银圆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