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4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流通金属纪念币起,至前不久发行的《环境保护》止,我国共发行了流通纪念币60余套。按市场表现和价格高低可分为高、中、低3个档次,低档纪念币虽然发行量较大,但由于多年来售价一直很低,故也被部分市场主力所青睐。那么怎样做好“普通纪念币”的收藏、投资与保存呢?
1、“普通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限量发行的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发行了第一套普通纪念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虽然这些纪念币冠以了“普通”二字,但是由于其选题丰富多彩,设计独具匠心,规格材质多种多样,图案新颖美观,将中华人民共和国50多年的辉煌成就及重大历史事件浓缩于纪念币的方寸之间,成为了人民币系列的主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完善了中国货币制度。
从目前的收藏市场上来看,习惯上把1995年及以前的纪念币称做早期纪念币,1996年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及以后的纪念币称作后期纪念币。早期纪念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纪念币开始,到中国珍稀野生动物金丝猴止,共发行24套纪念币,前10套材科均为铜镍合金,直径为30毫米,从第11套(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开始就不再使用铜镍合金材料,改用钢芯镀镍。而近期发行的纪念币材质均为黄铜合金。
2、从目前已经发行的普通纪念币来看,其题材涉及政治、法律、奥运、教育、环保、金融、生肖纪念币等方面,几乎涵盖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其意义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收藏另一个领域的纪念币,如中国珍稀野生动物系列普通纪念币中,就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华南虎等等。而贺岁题材纪念币也是近年来颇受欢迎的一个品种,许多人都将其作为特殊的压岁钱馈赠亲友,不仅花费不多,而且也十分有面子。
对于希望能够获得投资回报的收藏者来说,则可以关注普通纪念币中的一些“龙头”品种,像中国人民银行成立40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等,均是目前市场上最为关注的早期纪念币,一些品种的价格甚至达到了上千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普通纪念币,由于在模具制作、坯饼光饰处理和压印等主要加工过程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使普通纪念币又区分为普制币和精制币两种不同的形式。目前市场上的参考价格,基本上是普制币的,精制币因数量少而价格更高。精制币币面浮雕因采用喷砂工艺处理、底面采用抛光镀硬铬处理而使精制币图纹浮雕结构、层次及透视关系更加强烈和清晰,图纹底面清洁光亮,图纹浮雕面与图纹底面形成的反差构成精美的钱币艺术效果,因而更值得收藏者关注。
3、普通纪念币由于使用的金属材料容易被氧化,影响了观感和品相,从而影响其价值。因此购买了之后,还要学会保护。对于普通纪念币,尽量不要用手触摸,以免留下汗渍及其他物质,欣赏的时候应该戴上干净柔软的布手套,或者用集邮镊子来夹取纪念币。不宜将纪念币长时间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而是要用纸质护套将纪念币逐个装好密封。
4、成卷纪念币优于零星纪念币。流通纪念币一般是50枚为一卷,10卷为一盒。在钱币交易中,零星几枚散币由于市值较低,不为钱币投资者重视。而成卷、成盒的币种出手时明显优于零星币种,其市场交割也十分方便,且成卷纪念币的品相一般也要比零星纪念币要好得多。
钱币投资与收藏者在遵循以上几个原则进行长线投资时,还应该特别注意:当两种流通纪念币的市场价格差不多时,投资收藏者应尽可能选择题材好、发行数量少、市场属性佳的品种进行投资,一旦遇到行情来临,这样的流通纪念币常常能跑赢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