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555|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国古代银饰收藏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2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7-5 13: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老银存世量较少。以前原料少,历代利用前代银饰品熔铸加工成新品,损毁不少旧物。清末民国的革新,女子剪短头发,改变了妆容与服饰,一些头饰、配饰渐渐失去用武之地,相应的工艺随之失传。解放以后,散布在民间的金银饰品被收归国有,大量手工艺人改行。加之上世纪五十年代,工艺精巧的金银饰品由外贸部门收购,组织出口换取外汇,使得大量精美的老银饰物流失海外。
    文革时抄家所得的老银饰物,用白皮铅桶一桶桶运来,集中熔炼制成银砖。因为银饰有边边角角,戴着手套都会刺手,师傅们便先用火枪喷烧使边角熔缩,再统一熔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风行将银饰拿到金店换取黄金首饰的潮流,也将不少老银饰品送进了熔炉。八十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乡村传统习俗被改变,机械化代替了手工业,更将银饰进一步推上绝路。所以现在对老银饰物的收藏,不啻为一种传统文化与工艺的抢救,老银饰品的价值应该被重新发现和肯定。
    古代银饰有专门品种,如扁方、步摇、双尖、银锁、抓周、手镯、戒指等;还可分收集专门题材,如双旗题材、八宝题材、神话题材、花草题材、动物题材、人物题材等;另外可从工艺角度分类典藏,如模压、錾花、镂刻、浮雕、花丝、镶嵌、鎏金、点翠、烧蓝、烤蓝等。这些具体的分类可以让普通藏家有自己的收藏方向,还可以接触其背后蕴涵的特殊典故与历史文化,使收藏变得更有意义。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9-13 20:23 , Processed in 1.077104 second(s), 23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