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7月2日,星期三。迟来的一场夜雨持续到上午便停了,北京的气温也终于脱离橙色警报的范围,回归理智。马甸新市场的抽签还在继续,今天中午看到几百商户围在门口,那场面叫一个壮观,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抢什么东西呢。昨天无意间的一篇闲谈引来不少前辈高人的支持,当然其中也不缺反驳者,其实说到底这些都无关紧要;作为一名在这个行业还不到十年的新人,只是想提醒各位朋友善待自己的筹码,同时认清个人行为对整个局势的影响,而不是一味做那毫无用处的埋怨。
由于交流的原因,今天闲暇时候点开了几个帖子,发现关于行情的讨论一直在持续,颇有些喋喋不休的味道。笔者不知道这已经持续了十几年的老调子为何每日总能翻出新的花样来,但是这简单的两个字却非常明显地折射出了现在整个行业的逐利性和日渐严重的浮躁。行情,我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两个字如何理解;有幸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我,今天抛砖引玉地跟大家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在此之前,首先来看看本人亲身经历的一场所谓“行情”。
08年底开始,连体钞纪念钞板块出现了一波前所未有的暴涨。以被冠以“龙头”的8050四连体为例,08年刚开始的价格是400多元,年底的价格是800至1000元;而10年最高位的时候,价格在10500元左右,短短两年的时间,涨幅应该是在12倍。这应该算是行情了吧?可是大家知道这行情怎么来的吗?当年,我以及我们背后的团队,每天最常做的事情便是在一尘上发帖和调价格。首先是挂出几个看好的品种的收购价,今天早上挂450,下午挂500块,等到晚上的时候,挂个520左右的收购价;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到年底价格在800左右,停歇了一段时间后的市场反应是,价格慢慢回调了一点。
而在九月份之后,大量的收购贴再次出现,这一次不仅仅是我们,还有其他几个主力在背后角逐。当每天的价格不断上升,而且不断创造新的纪录的时候,整个板块就像是疯了一样,无数的人跟风,无数的人闻风而动;最后将价格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收购的同时,出售帖也在不断发布,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走的是流水,这边800买进来那边1000又转手出去了,除非是遇到有大批量的货出现,否则根本不需要花费多少的钱来启动。而几千万的资金,轻轻松松地将整个板块的盘子提高到了十亿级的程度,并且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想必在这个行业,这么操作的人不在少数。而当年的这一波疯长,造就了不少的亿万富翁;而曾见见于报纸上的陈先生(芥末豆)便是其中之一。
举这个例子,笔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这个行业的所谓行情,其实绝大部分都是人为制造的;不管是一个人,一支团队还是一个机构;当他们用一定的资本运作某些品种的时候,其中最为得益的也正是他们。只不过手法的不同,造成了效果的差异罢了。10年之后,曾有几个老板联合起来,想要将“行情”再推上一个台阶,但是随着盘子的不断扩大以及某些筹码的分散,最后不了了之。而在板块最火的那段时间里,在8050四连体价格10000左右的那些时间里,各种宣传造势,各种新人入场,一波波的资金进入,最后资金换成了筹码,当时我经手的便有不少的投资者,现在依然拿着2万一套的长城四联,拿着五万一套的康银阁,拿着1万一套的8050四连体;绝望又充满幻想地等待着哪一天能够变现回本。而在这些人中,部分是退休的老人!更多的是,同行业里被“行情”吸引进来的邮商、币商。
什么是行情?这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的行情!也许有某些品种的运作能够让它拥有持续的生命力,但是这些本身就准备套取大量利益的人造行情,其实是一种资本运作的产物。六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在这个行业中,我看到的依然是铺天盖地的“等待行情”、“大行情就要来了”这样的舆论,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为此而感到悲哀。
六年前的淘宝还只是一个雏形,六年前的京东更是连构架都没有,现在他们已经是价值百亿、千亿的庞然大物;而六前后的我们依然如此被动地等待着资本哪一天降临到这里来,然后吃一些残羹冷炙,沾沾自喜。放眼整个行业,对于一个品种的宣传,无非就是各种利好、各种量少、各种这东西是精品之类的言语;然而细想下来,谁会去在乎这些?今天的邮币市场,已经不是许多年前那个可以一群人在月坛、在公园、在某个城市的角落里一起为一个品种的精髓而欢呼呐喊的世界了,而变成一个纯商业性的行业。当老一辈韶华渐老,邮币再无文化可言,对于真正爱过这一行的我们来说,行情还有什么意义吗?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行情,而是我们此时做每一件事的意义所在!
(自邮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