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 近日,河津市北午芹村一建筑工地在开挖地基时,发现一批古代钱币,经文物部门鉴定为宋代钱币。
据该村村民介绍,发现古钱币的地方是该村一处公共建筑工地,当天,施工队在利用铲车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不少散落的古钱币,随后,钱币全部归公。
这些新出土的钱币为铜币,上面写有“淳化元宝、崇宁通宝、天圣元宝、天祐元宝”等字样,最大的直径为2.9厘米,最小的也有2.3厘米。由于年代久远,钱币大多锈蚀粘连在一起,串钱的绳索也已腐烂,但钱币基本还维持着原来的形态。后经当地文物部门现场鉴定,确认为窖藏宋代钱币,距今约1000多年。
河津市文物局副局长赵小娟介绍,这些钱币为研究宋代的铸造业、书法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
据历史记载,宋朝初期经济迅猛发展,铸币量较大。宋朝第二个皇帝太宗于端拱三年改元淳化,淳化元年五月改铸发行淳化元宝钱。皇帝亲书隶、行、草三体钱文,成为皇帝亲书钱文之始。两宋300余年,共改年号55次,铸年号宝文钱43种,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币种较多的一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