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653|回复: 0
收起左侧

元代杨维桢《梦游海棠诗卷》赏析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2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8-2 21: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梦游海棠诗卷杨维桢书 纸本,纵30.5厘米,横67.3厘米,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唐人以楷书立法,宋人由法及意,由楷入行,各自标新立异。然而一味地求新求变,往往会导致诡谲怪异的混乱局面。至元代,就出现了以赵孟頫为代表的复古倾向。他们由唐人之法上溯魏晋,意欲追求东晋之风韵,从表面上来看是“复古”,但事实上却是“以复古为创新”。因此,整个元代书风是以追求王羲之平和简静、遒丽天成、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典雅风度来确立书法的正统。当整个元代书坛几乎为赵孟頫一人所笼罩时,却有数人以自己强烈的艺术个性和独到的艺术见解,别开生面。如鲜于枢之奇肆、张雨之秀逸、邓文原之疏宕、虞集之沉雄、康里巙巙之峻迈,其中个性最为强烈,以“狂怪”而闻名的当推杨维桢。
  杨维桢的字,粗看东倒西歪、杂乱无章,实际骨力雄健、汪洋恣肆。如果说赵孟頫是优美的代表,那杨维桢则是壮美的典范。书法的抒情性在他这里得到充分的张扬。学书他反对摹拟,主张不工而工。他认为“摹拟愈逼,而去古愈远”,主张诗品、画品、书品与人品作统一观,认为书品无异于人品。杨维桢性格狷直,个性倔强,行为放达,不逐时流。于此,我们也找到了他怪异书风的精神来源。
  《梦游海棠诗卷》书于明洪武二年(1369),时年杨维桢已74岁,是他极晚年的一幅佳作。
  己酉正月十二,杨维桢率弟子张习、袁用等在张麟三味轩观赏元初名画。正月十三,他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游仙境海棠城。正月十五便作诗并书之。全卷将章草的古朴蕴藉和行草的流畅生动有机结合,书势绵密而意象生动。
  释文:己酉春正月十三夜梦群女御什伍冉冉自绛云西来迎余至一所见宫殿盘郁西之轩名紫极馆问其竟曰海棠城也少选城主者服云罗袌戴金星冠带流金之铃从者执节出迓曰余友食钩子来也邪人间文口业填巳尽虖未延升馆诸侍设醴作乐席终命一姝出胡麻飰一器劝餐云此子四十年前在台所啖未尽余粮也自兹十九年后当至此昔余主子其识之时余谢别以诗二绝主者复命一姝出银光纸索书诗曰夜骑箕尾到西清紫府仙官有我名莫羡夫容城主好芙蓉不似海棠城二女溪颐客断魂鹃声愁杀阮郎魂(昏)海棠城廓君须记飰熟胡麻第二番余尝谓天地无神仙则已有则自是我辈人耳陶弘景为蓬莱都监李长吉为玉楼词客韩忠献为紫府真人石曼卿为夫容主者吕献可为群仙纠正黄伯思为上帝典翰陈伯修为凌波仙客朱希真为大阁仙伴方朝散为玉华侍郎诚何足怪吾今行年已七十又四又十九年后为海棠代主则吾龄当上齐我祖杨佛子之年也(佛子会稽有传享年九十九壮年病颊下瘤遇仙移在背)是月望日会稽抱遗老人杨维桢在云间柱颊楼谨识以遗吾铁门诸弟子云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5 23:39 , Processed in 1.108374 second(s), 19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