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717|回复: 2
收起左侧

子君:常见的书画作伪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7-29 18: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书画作伪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但当时主要是做临摹研习所用,甚少专门以作伪而牟利的。到了宋元时期,随着收藏与书画交易的兴起,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的作伪高潮,继之则是明代后期比较兴盛,再到清末民初之际,书画作伪的手法可谓登峰造极。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完全造假与利用古书作伪。此外还有一种代笔,往往是经本人同意,所以情况又比较复杂。  完全造假的手法,不外乎临、摹、仿、造四种方法。摹,主要是完全依照真迹,以较透明的纸张进行双勾描形,然后再进行添填色墨完成。这种造假方式虽然形上几乎没有区别,但用笔、用墨方面破绽较多,而且整体感觉比较呆板僵硬。这种造假手法主要应用在工笔、楷篆及早期山水作品上。
  临,主要是对照真迹进行临写,也有半临半摹的。虽然作伪的作品相对生动,但是在形似上总会有些差异,或者为了追求形似而致使行笔间凝滞。这种手法主要应用在写意及行草作品上。
  仿,则是特意仿造名家真迹的笔墨特征与画面结构而进行作伪,因为没有形的约束,所以行笔用墨相对灵活。这种方法在清末时期比较盛行,往往是造假作坊里,学徒根据其风格自幼选择练习某名家风格,经年累月后自然熟能生巧,再配以特意觅来的名家所用纸墨直接仿作。但往往因为作伪者的修养水准而造成笔墨方面功力的差距,虽然形似,但细看会发现“画虎类犬”,或者在行笔中会不经意间露出造假者的本来面貌。
  造,则是完全没有任何可依据的真迹或风格,多是对一些历史中非常简略的书画及名人记载进行无中生有的凭空造假,再加以只言片语的文献记载用以混淆视听。但这类造假往往水准不高,从笔墨技巧以及画面内容的风格面貌中可寻端倪。
  另外用古字画作伪的手法,则手法多样,大体分为改添、拆配、割裂等手段。改添是通过挖、刮、擦、洗等办法,将原作上的款印去掉,然后添上名家的款印,或是在一些佚名书画作品上添加名家款印用以冒充;在一些不太知名的书画家的作品上,添加名家题跋。拆配和割裂的方法,则又复杂多样。比如拆配中有真题跋配假书画,假题跋配真书画,以及名家真假作品相互拼凑,不知名的书画家作品与名家作品进行搭配。或是将一件名家作品分割成数件,将册页、条屏类拆分成独立作品。还有利用已经装裱好的书画,将画心拆下换成伪作等等手法。
  随着现在收藏投资对书画的追捧,书画作伪又迎来了新的高潮时期,而且各种造假手法亦是层出不穷,往往使藏家饱受伪作之苦。但究其根本,从笔墨、气势,到细微之处,总能寻得蛛丝马迹。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22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8-2 15: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3-8-2 23: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关注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5 20:09 , Processed in 1.079097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