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915|回复: 2
收起左侧

■奥运景观雕塑世界巡展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9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7-13 08: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奥运景观雕塑世界巡展
       1、【奥运与艺术】自1896年第一届希腊奥运会创办以来,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了真正无国界的具有全球性号召力的活动形式,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各类文化庆典活动,使其更像是一次文化盛会与全球联欢。奥运会本身所具备的巨大的全球化传播影响,既为举办地在奥运前期和举办阶段带来巨大地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效益又使得奥运举办后为后世留下名垂史册的奥运文化遗产,成为奥运举办地重要的文化景观与城市吸引物,并带来了丰厚地旅游效应。奥运会的最大特征是广泛性,这不仅指参与国是世界上所有文化活动、体育比赛的极致者,也更是指奥运精神理念从来要求广泛的参与。"奥运重在参与"这一口号体现了文化民主、艺术民主的原则,其自身是整个人类的一种盛大的节庆,更像是一次全球联欢与文化盛典,所以依凭奥林匹克运动和城市景观发展的相互推动和发展成为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它要通过这种情感的嘉年华式宣泄来促进人类交流,需要对自身进行广泛的宣传,而雕塑是奥运宣传的最佳伴侣。以此为媒介所进行的各类文化庆典活动,以奥运为主题的景观雕塑展览更成为诸多奥运文化遗产之中最具艺术性、观赏性和传播性的文化载体,持久永恒的承载并传播着奥运精神与文化理念,在诸多奥运旅游吸引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关键性角色■从1912年的第5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开始,文学、艺术被列入比赛日程,史称"缪斯的五项艺术比赛"。连续7届奥运会都设有以体育运动和奥运会为题材的雕塑、建筑、绘画、音乐和文学等门类作品的评比。顾拜旦也撰写了著名的散文诗《体育颂》参评,并获得第1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文化艺术评比文学类金奖。由于文化艺术门类评估标准难以确定等原因,从1948年的第14届伦敦奥运会起,文化艺术竞赛改为展览,更使体育活动与文化艺术的关系趋于平衡、融洽和亲密。■从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起,参赛国被邀请参与举办城市的奥运会文化活动,如这届奥运会组织了一项名为"友谊与艺术之路"的文化活动。有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的18名艺术家,亲自指导在事先准备好的基础上树立起他们的雕塑作品。在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合作下,依照雕塑家们的模型,用水泥筑起了雕塑,高达18米,成为市政建设的一部分。慕尼黑奥运会的建筑师们,除了在射击场前和奥运村有一些抽象派的雕塑外不设其他雕塑,而是将气魄雄伟的整个奥林匹克中心建筑作为造型艺术的创作呈现给世人。■1964年东京在成功地举办了第18届夏季奥运会后,国际关注的目光把日本推上了亚洲最理想旅游国的地位,1969年日本借奥运的惯性推力和余波影响建成了富士箱根雕刻之森公园,还举办了富士产经美术双年展,是奥运帮助日本成为了人类当代雕塑的一大集藏地。■1988年,汉城成为继1964年东京之后又一个举办奥运会的亚洲城市。通过专项的奥运景观规划,汉城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也推动了韩国的经济发展,值得关注的是,韩国以竞赛加展览形式通过全球征集,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知名艺术家的200余件雕塑作品,举办了以国际野外雕塑学术讨论会为主的世界野外雕塑邀请展、国际现代绘画展、韩国现代美术展等四个项目的世界现代美术展览活动,并以此建成了奥运雕塑主题公园,这在奥运史上也是少有的事,主题公园可看成是奥运会给予韩国的一大文化遗产。■由此以后,无论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期间融合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以及行政管理者平等立场基础上的景观雕塑配置,还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将新艺术流派与现代都市文化相结合的规划;亦或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将历史悠久的海边雕塑巡回展览与奥运活动完美结合的典范,以及2004雅典奥运会"雕塑城市"的行政举措和文化展演,这一切都为北京2008奥运景观雕塑世界巡展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巡展在中国】艺术巡回展览的模式在中国的成型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部曲"。首先,是开始出现以城市文化为目标定位的专业性景观雕塑展,多由专家评审选举出优秀作品置于城市公共空间,"新世纪的希望—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便是首创;其次,开始将雕塑展览置于户外公共空间进行展览,拉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至今已举办8届的上海南京路雕塑邀请展应是历史较为长久的展览之一;再次,"中国西部风雕塑巡回展"揭开了真正意义上的户外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巡展的序幕,实现了社会文化艺术普及共享和交流互动的理念,首先发起并推广者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邹文教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秦皇岛北戴河奥林匹克雕塑大道建成,更是成为国内首个专门为奥运而创建的艺术宝藏之地,她已经成为该地最为重要的群体性景观和旅游吸引物,成为了中国奥运景观的重要集藏地。值得一提的还有,2005年至今筹备举办的"北京奥运公共艺术•环境设施暨城市雕塑方案展",是由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雕塑学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文化局、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文化活动部等单位共同主办,共征集了来自128个设计单位的400余件立体方案和1500余件平面方案,旨在营造奥运城市文化景观,提升北京城市文化品位,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奥运场馆及其他环境公共艺术建设储备雄厚的文化资源。
    3、【奥运景观雕塑世界巡展】从2005年开始,"2008奥运景观雕塑世界巡展"在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政协书画雕塑工作室、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等单位积极倡办下成功实施,并成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文化节最重要的大型公益文化活动之一,此次活动共有来自近9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雕塑家报名应征,总共送来2433件/组作品方案,最终56个国家和地区的386件作品入围,其中290件为优秀作品,最终评选出为5个金奖、9个银奖、15个铜奖和50个五环奖,这其中包括很多在国际享誉盛名的雕塑大家。展览筹备和举办期间,全国政协、国务院、全国侨联、统战部、中宣部、外交部、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奥组委等有关领导都亲临听取工作汇报,尤其是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前来指导参观,更是令全球雕塑界备受鼓舞。此次展览总共在全球36个城市举办41场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展览,其中国内巡展城市20个,共举办25场次展览,北京因其作为奥运举办城市的特殊意义共举办了5场展览,在2006至2008这三年中横跨三届奥林匹克文化艺术节;而国际巡展城市共计16个,共举办16场次展览。该巡展的城市总数、参观总人数、媒体关注度、巡展总里程等因子都创造了世界艺术史和奥运文化史上的多项记录,足可以窥见其世界级影响力,它在传播奥运理念、传扬北京奥运、传承中国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这些作品最终都作为永久性景观放置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城市街景,以及其他各巡展城市之中,成为北京奥运会后流传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而接受世界各国人士的观光留念。
    该展览的优势特征表现为,首先是普惠共享——最具传播性的展览模式:这种展览以免费的形式,在最繁华地段的户外公共空间进行展示,每次巡展在城市间的运输里程最少都在上万公里,仅现场有效的观众人数就达数百万人次之多,同时也吸引了近百家媒体对每次巡展的数千篇次报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普惠共享的理念。更加欣慰的是每次巡展后,经过专家与大众投票选举,所有作品都被各巡展城市收藏,并永久性的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当中,也圆了大多数观众的美好愿望。其次是群众参与——发挥大众的主人翁意识:注重观众的参与性,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作品与观者之间之间应该是互动性、循环性的互惠原则,通过艺术作品引起共鸣。巡展通过设立观众投票评选、观众摄影征集、儿童雕塑展览、盲人触摸雕塑体验,以及专门的网上虚拟展览馆等形式,很好的实现了观众与作品的交流互动。第三是景观雕塑——精致化建设的装饰手段:景观雕塑的艺术魅力在于其自成一体的独立式景观样式,作为依附于人文背景而存在的艺术形式,景观雕塑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强调唯一性与专属性,是城市特色、地域风貌、文化内涵的艺术体现,既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又具有文化地标的属性,也能成为彩妆城市的工具。通过巡展的形式,实现了将最优秀的景观雕塑作品呈献给最广大观众的意愿。第四是精神承载——城市文化的持久传播者:每一次的巡展不仅因其在城市文化推广和传播中所起的作用而被人永久铭记,更因展出后永久矗立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雕塑那全天候、持久性的独特属性,将城市文脉与文化理念传递给每一个人。处处是景、样样独特、件件精品、个个永恒,为人们营造了艺术殿堂般的浓郁氛围。第五十是旅游吸引物——旅游经济的助推器:无论是一届出色的艺术巡展还是一座优秀的景观雕塑,都可看做是城市文化的"代言人"和特色"名片",从悉尼的海边雕塑展到我国的奥运景观雕塑展,从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到新加坡的鱼尾狮等,都因其全球闻名的声誉而吸引着数以万记的游客观光,必将成为区域旅游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22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7-20 11: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20 19: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顾版主的顶贴!{:soso_e183:}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3 14:56 , Processed in 1.086799 second(s), 24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