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613|回复: 4
收起左侧

书法概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9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7-13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书法】书法是以毛笔为主要书写工具,将文字书写在纸或其他材料上,并遵守一定的书写法则,使之纳入审美范畴的艺术形式;狭义的书法概念只是指汉字的书写法则。书法艺术发源于中国,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变迁,形成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通过真、草、隶、篆等不同的书体形式,直接抒发书法家的感情和情绪。一幅书法作品通过不同的字体和点、线的结构,每个字疏密不同的安排,字与字之间的抑扬顿挫和顾盼生情,通篇的行气,和气势的艺术处理,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显示作者的情趣和艺术修养,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艺术可以表达出沉雄、飘逸、凝重、浑穆、婉丽、调优、豪放、甚至悲哀等美学意蕴。优秀的书法作品,必为作者的感情所渗透,反映出作者的人格、道德、学识、个性诸方面的修养,这就是书法艺术的价值所在。所以古人杨雄说:"书,心画也"。中国书法的产生是同文字的产生几乎同时。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所留的笔痕判断,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用兽毛捆制的书写工具。到了商代的甲骨文可以说开篆字的先河,它是用朱书或墨书先书后刻;商代还出现了金文(即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到了周代青铜器有了很大发展,有的青铜器上出现了有数百字的铭文,如《毛公鼎》、《散氏盘》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开刻石(碑)先河的刻石文字《石鼓文》。到秦汉之际,中国书法的小篆逐渐演化成隶书,在西汉时出现带有隶意的早期草书—章草,同时楷书也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著名的隶书作品有《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等;有博大敦厚、潇洒静穆的《西狭颂》等。中国书法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各种书体已经大致具备,传世作品成为后世学习的优秀范本,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高灵庙碑》、《石门铭》、《龙门二十品》、《张玄墓志》和陆机的传世真迹《平复帖》等;魏晋南北朝最有影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成功地创立了一种婀娜俊美、超尘脱俗的行草书体,被尊为"书圣",传世名作有《十七帖》、《乐毅论》,《兰亭序》等。唐代是中国书法繁荣鼎盛的时期,标志着中国各种书体的演变已经定型,书法传统法也已全备。初唐著名书法家虞世南与欧阳询齐名,世称"欧虞",他俩又与褚遂良、薛稷共称"初唐四杰";另外以草书最为人知晓的张旭常醉酒后作狂草,世称"张颠";还有柳公权书体被称为"柳体,与颜真卿共称为"颜筋柳骨"。宋代书法,大多沿袭推崇晋唐书法,较著名的首推北宋四家"苏、黄、米、蔡";特别要说的是宋徽宗赵佶书体自成一家,创妩媚秀逸的"瘦金体"。元代以赵孟頫为代表的书家开一代新风。明代书法多柔靡之风,这与明代帖学盛行有较大关系。清代嘉庆、道光以前书法,大体承袭明代帖学末流;乾隆、嘉庆年间金石学得以发扬光大;继后光绪时期甲骨文的发现使学者和书法家窥见中国整个的文字和书体的演变过程,给书法提供新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清代书学在理论著述有包世臣的《艺舟双揖》,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揖》;清代有建树的书家首推邓石如。近现代书家中,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吴昌硕、弘一法师李叔等。现代书法家有启功、欧阳中石等,书法艺术已经开始在日本和东南亚流行,近年来在世界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22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7-20 11: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20 19: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顾版主顶贴!{:soso_e183:}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7-21 10: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17: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就这两位版主在顶贴呀?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5 18:44 , Processed in 1.123920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