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黄胄拜西北著名画家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为师。1957年32岁的他创作的国画《洪荒风雪图》,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质奖章,从此确定了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1958年为刚建成的人民
大会堂新疆厅创作了《庆丰收》。“文革”期间被迫搁笔,导致传世的速写只有500余幅。1983年10月黄胄为中南海创作了《牧马图》、《姑娘追》、《叼羊图》等数十幅作品,并悬挂在各会议室。上世纪80年代,他在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绘画艺术,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大师。
黄胄笔下的人物以野性的矫健展现对传统女性或端庄娴雅或婉约秀媚的审美标准的反叛。人物多热情奔放、乐观进取,反映了黄胄乐观的理想主义情怀。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黄胄创作生涯的高峰期,他为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南海等重要国务活动场所创作了三百来件有关民族题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