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505|回复: 2
收起左侧

藏家赠千幅旧京影像再现沧海桑田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2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6-28 21: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曾位于北京东单的克林德牌坊。此牌坊为纪念被杀德国公使而建,曾是大清朝的耻辱。一战后,中国因加入协约国而成了战胜国,这块牌坊也被改成了公理战胜坊。解放后,又更名为保卫和平牌坊。现存中山公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11年,天子脚下的北京人逛了最后一届“梳着辫子”的春节庙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平外国使馆界——东交民巷东口,远处是崇文门城楼。交通指示牌上的洋文大,中文小,可见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摄于1929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45年,刚刚光复的北平。原来天安门城楼下还曾有树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49年,第一代“毛泽东号”模范机车司机将列车开往北京。此后,工人阶级成为新中国的领导力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58年,因参加十三陵水库建设而获得英雄称号的七姐妹,光荣成为红旗人民公社民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68年国庆节前夕,北京大学更新校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75年,北京某制帽厂女工迎接来厂参观的法国朋友。
  北晚新视觉网《我眼中的北京城》老照片征集活动再续
  深圳收藏家赠千幅旧京影像再现沧海桑田
  对于普通人来说,老照片仅仅是个人的记忆储蓄。但如果将更多人的私人存照汇聚到一起,那将成为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宝贵影像财富。因为,这些泛黄的老照片不仅定格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更再现了今日来之不易生活的起点。
  去年年底,为配合北京晚报在2013地坛庙会举办的《我眼中的北京城》影像展,北晚新视觉网发起老照片征稿活动,短短几周时间便收到各界人士寄送的上千幅各时期京城旧照。在满足展览需要的同时,主办方也深切感受到这些图片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以及读者、网友参与活动,分享经历的热情。为此,网站于近日再次推出同名老照片征集活动,希望更多普通市民能够用照片为老北京留影,为老北京人的生活存档。
  活动推出伊始,一位来自深圳的投稿者便闻讯登门。与其他带着相册来投稿的作者不同,这位50岁上下的中年人,抱来的是笔记本电脑,而且一赠就是近千张……
  影像写真从北平到北京   
  老北京究竟是什么。在年轻人看来,老北京就是前门大街的仿古建筑,什刹海顶着洋文的酒吧餐馆,庙会上带着瓜皮帽梳着大辫子的民俗手艺人。但在李跃平看来,老北京远比这些生动的多。
  作为国内知名的老照片收藏家,20多年来,李跃平“散尽家财”,连买带求收集了300万张时间跨越百余年,反映近现代中国各个时期的高清历史影像。在他关于北京的影像藏品中,既有清末五大臣从北京出发欧洲考察的留影、民国时期北平影像,也有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新北京城市印象、市民生活的老照片。更为奇特的是,这些拍摄时间多在六七十年前的老照片竟然大部分有原始底片。
  故纸堆中演绎沧海桑田
  谈起这些老照片的来历,李跃平笑言,这些珍贵的影像大部分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1990年,从事记者工作的李跃平在一次采访中,偶然看到了几大麻袋因为单位搬家而被“扫地出门”的底片,出于职业的敏感,他把这些落满灰尘的“塑料垃圾”扛回了家。经过耐心整理,李跃平从中看到了挂着蒋介石像的天安门城楼,看到写着英文提示的东郊民巷,看到拉着洋车奔跑的“祥子”……当时还是一名年轻记者的李跃平,迅速意识到老照片当中所蕴含的历史价值。
  从此,李跃平爱上了老照片收藏,一有机会,他便到各地的旧货市场转悠。别人淘古董,找古书,他专往“废纸堆”里扎,找老底片,寻旧照片。久而久之,当初的这个业余爱好成了职业。
  “无价”老照片定格无价记忆
  李跃平收藏的老照片,大部分拍摄年代距今都有50年以上,由于超过了版权保护的期限,因此无需支付使用费用。虽然这些藏品绝大多数都是“无价”的,但它们所定格的记忆才是真正的无价。
  近年来,李跃平陆续在各地举办公益老照片影展,观者甚众。“再多金钱也无法重现沧海桑田的历史,这正是老照片无价却引人关注的原因。”李跃平更愿意让观众认为,自己的“职业爱好”并不是份生意,而是一个普通公民对国家的朴素社会责任。这也是他一次性捐赠近千张老照片给一家公众媒体,用于免费刊登展示的原因。
  李跃平如今头疼的是,收藏的照片太多且历史久远,有些图片已经无法说清背景;另外他希望更多老照片拥有者共同打造一个老照片公益展示平台,如果您有好的想法可与他联系(15810387092),北晚新视觉网也将持续对李跃平的老照片收藏进行关注。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22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6: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5: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3 07:21 , Processed in 1.139464 second(s), 19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