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下去年12月份以来的行情,开始是出现了为期两个半月的
上涨,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实体经济好转有预期。但这种预期在2月中旬以后被改变,人们发现经济并没有复苏,相反是出现了衰退。结果,大盘就顺势下跌了两个半月。此后,市场上出现了中小市值
股票的上涨,找找原因,不外乎是尽管实体经济(主要是传统经济)不佳,但流动性似乎还过得去,即便推不动整个大盘,但是推推中小市值品种还是有能力的。于是,在5月份出现了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市值品种的行情,尽管这是一种结构性行情,但来势很猛,并且也拉动了大盘的上行。诚然,在这里相关公司的题材与成长性是投资者追逐的焦点,但市场上相对较为宽松的资金面,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红五月”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也许,不出意外的话这种行情在6月份也能够得到延续。但是,大家也都清楚,这种靠中小市值品种上涨所拉动的行情,空间有限。如果实体经济迟迟不能真正回升,那么股市必然受到拖累,行情早晚会走弱。
6月份以来,央行在同业拆借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一直按兵不动,使得原本是银行间的“钱荒”蔓延到了整个金融市场,于是股市的流动性也就出现了问题。在债券回购
利率高达10%以上的情况下,投资股票因为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势必失去吸引力。随着资金的不断外流,流动性对大盘作用从助涨变成了助跌。而在央行表态市场并不缺乏流动性以后,这种认知上的差距令股市信心崩溃,大盘如飞流直下,不管是
蓝筹股还是成长股,在这种系统性风险的袭击下,都只有暴跌一条路。
那么,随着“钱荒”的缓解,情况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第一,虽然现在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有了一定的回落,但是央行收缩流动性,缩短资金杠杆的意图并没有发生变化,整体而言,流动性偏紧的现象会继续下去。这样一来,5月份支持股市上涨的理由,此刻也就不复存在了。进一步说,股市将全面受困与资金面。其次,市场资金面的紧缩,对于实体经济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本来实体经济就很不景气,现在这样一来,其运行就更加困难了。如果说过去曾经寄希望与三季度经济回升,那么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也已经不大了。而实体经济的萧条,对于股市来说就更是雪上加霜的事情,大盘就更加没有理由上涨了。 于是,很可能市场会出现最为令人担忧的局面,这就是行情的持续低迷。一方面成交量减少,另一方面个股活跃度下降。大市值股票沉寂,中小市值股票也没有起色。投资者从中找不到可靠的投资机会,市场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而如果在这种情况下
IPO又因为各种因素而不得不恢复,那么股市所受到的打击就更是难以想象了。无疑,这种持续低迷的局面是应该高度警觉的,但现在看来似乎也没有什么因素可以阻挡其形成。所以,在这里只能是提醒投资者,要谨防这种被动局面的出现,在股市操作上一定要谨慎再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