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722|回复: 2
收起左侧

内心的风景——肖克刚的绘画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8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6-28 13: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内心的风景——肖克刚的绘画时至今日,肖克刚留给很多人的印象是沉默寡言,且很会画画。其早期的两个系列《身体》和《鱼》已充分体现了他的才情和手感。看得出来,肖克刚明显受西方表现主义的影响,灰色的基调辅以淡淡的艳粉,凸显了书写本身所内涵的身体感,恣肆、狂热中不失冷静与从容。

当然,这种表现主义实际上还在美术史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我们固然承认这种选择与取舍源于个人气质的切近与契合,但我们无法否认,这其中潜在的学院派训练对他的影响。即便在书写与表现中,也无法回避写实绘画中的透视关系、空间布局对他或明或暗、或深或浅的影响。表面看似是凸显了绘画过程本身,但潜意识还是受物象外在形式的控制。这也使得他长期困惑于如何剔除学院派痕迹。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尝试尽量忘掉一切可能的造型意识,甚至以一种不会画画的方式去创作,尝试过观念绘画的方式,强化画面的叙事感和文化所指,但还是无果而终。
回到“山水”
数年过去,他对绘画的体验和认识显然发生了很大变化。直到有一天发现山水,才真正为他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他突然意识到,在文人山水的书写中,自己可以最低限度地去塑形,更重要的是,还能真实地触及和体验自己内心的变化。从此,塑形不再成为他的目的,绘画也不再服务于某个主题或某段叙事,而尽可能地让渡给书写本身。当然,当不再服务于塑形的时候,绘画便回到了绘画本身,内心也由此真正回到自己。毋宁说,这是一种内心的书写。他更在意和享受的正是这一书写的过程。
不同于很多艺术家的理性与经验的是,肖克刚的书写更强调一种偶然的效果。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没有目的的书写。从一开始,他就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什么地方起笔,什么地方收笔。直到自己觉得达到效果了,自然就收笔了。在常人眼中,他的有些画似乎过繁,有些又似乎没有画完。对此,肖克刚总是浅浅一笑,言下之意是这恰恰是为了挑战人的日常经验。当然,这更是一种自我经验的内在挑战。窃以为,这一话语方式与风格形成与他长期浸淫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不无关系。特别是巴塞利兹对于人的形塑深刻地影响了他。坦白说,虽然他以山水为题旨,但是在话语方式的探索和实验中,无疑不同程度地受了巴塞利兹的影响。画面的整体基调、书写方式、用笔特征,包括人物的造型及其可能的“病态”皆不乏相似之处。巴塞利兹说:“绘画对象不再具有固定的重要性,所以我选择没有意义的东西……绘画客体不表达任何东西,绘画不是达到一个目的的手段,相反,绘画是自发的。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483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3: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的空间
心态的变化与非稳定性导致了作为个人心迹的画面的不确定感。在肖克刚的笔下,实际上,山水不像山水,风景不像风景,似具象又非具象,似抽象又非抽象,似表现又非表现,似写实又非写实……不过,对于这些美术史意义上的界定,肖克刚从来不以为然,更没有兴趣去寻找某个可能的历史定位,他在意的只是绘画本身。在他看来,绘画就是绘画,风格的历史定义对于他而言并无意义。这也使得其绘画视野显得更为开放而又纯粹。
如果说在古代山水画中或多或少还遵循着一定的透视(包括散点透视)规律的话,那么在肖克刚的实验中则全然打破了这一规范。但这并没有使他转向西方现代主义或纯粹的抽象,不仅是因为对此他有所警惕,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这其实已经背离了传统文人的书写心境。尽管画面中不乏传统山水的痕迹,但显然,他打破了传统山水所固有的郭熙所谓的“高远、深远、平远”三种空间关系和形式构成。在其笔下,已经没有确定的空间关系。这一方面是因为理性的形式或空间设置会削弱或遮蔽其自由的书写,另一方面,这并不意味着就此便可乱涂一通。并非如此,不论画面形式构成,还是色彩部署,都不乏深刻用心与用意。如果说在形式或空间构成上,肖克刚试图弱化张力的话,那么在色彩的关系中,他反而凸显张力。所以,在形式上他极大可能地压缩三维透视,尽可能地通过色彩及书写本身形塑一个二维的平面物象。不难看出,虽热衷于书写,可更多时候他更像是通过块面在塑造某个物象。即便是线条,也更像是服务于块面构成,于是线条本身的书写意义潜在地被弱化。或许,这是因为丙烯颜料的水性所致,使得线条缺乏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所以,他才通过线条与块面之间的色彩张力,突出线条本身所具有的书写感。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他的画面中总是或隐或显地出现一两个怪异人物的病态形象,或痴呆、或绝望、或亲密、或疏离……人物与背景山水或花鸟意象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更多时候他像是一种“拼贴”或多重叠”关系和不过并不显得机械、反常。而这一点恰恰成为其个人非秩序心迹的表征。甚至,从其个人的内在视角也回应了一个时代人心的变化。

在近作中,山水意象逐渐淡出了他的画面,树木、花草、石头、山水及人物肖像等各种物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表面看似杂乱无章的视觉构成。这其实也是为了从“山水意及其意象的牵制中摆脱出来,而极大可能地将绘画本身解放出来。不过,解放并不意味着走向彻底的自由,相反,对肖克刚而言,则是走向个人内心的深化。表面上,肖克刚书写无度,但实际上这种书写对自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反过来,他强调的恰恰是一种内在的控制。的确,肖克刚画画很快,但反过来,有时候又非常慢,一幅画也许会反复好几遍。因此,它的画面层次感极为丰富,画面的视觉效应也因此变得更加不稳定和不确定。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控制着内在的情绪和身体感,从而将其内在的张力和悖论体现到极致。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83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7: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3 05:05 , Processed in 1.170713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