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老股票原是笔者的一位友人在2003年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三门峡古玩市场中淘到的,此后经藏者多方查找资料才发现,这张老股票竟是中国味精行业发行最早的股票之一。在这份股票正面右上方有“本股票自1955年3月1日起根据规定的法定比价旧币壹万元折合新币壹元计算”。1955年2月21日,为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问题,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由中国
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
股票背面有关发放利息的历史记录也见证了新中国解放初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化改造——公私合营。1956年初,全国范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主义股份的赎买改行“定息制度”,统一规定年息五厘。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资本家除定息外,不再以资本家身份行使职权,并在劳动中被逐步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该股票背面的利息记录是1953年、1954年、1955年为“股息红利发放”,到了1956年以后的利息为“定息发放”。另外,股票背面还印有“天然鲜味晶(精)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其中对发行股票、申领股票、红利发放、股票遗失、更名、过户以及对股东要求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这张比较难得的老股票,既承载了上海悠久、独特的商业文化历史,又印证了中国股票渊远流长的发展脉络。老股票,作为中华民族又一文化遗产,所蕴涵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文化价值,更值得人们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