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572|回复: 0
收起左侧

[行情资讯] 人民币上的"错字":历史传承而来 元圆应同意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5-9 13: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此前网络中有过传言,人民币上有错字,其中“壹佰圆”的“圆”字就系错用”。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纸币上“元”和“圓”都是相同的。“圆”字属我国文字中的传统汉字,有多种用法、包涵多种意思的文字,在《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典籍中,除了注释其它用处外,其中注解为货币单位,与“元”在货币上同用同意,可互为通用。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钞票承载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现在纸币上用的“圆”字,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这要从清朝说起。宣统二年(1910)四月十六日公布了ZF的《币制条例》:“中国国币单位,著即定名圆,暂就银为本位。以一元为主币……元角分厘各以十进。”

度支部尚书载泽将“圆”的来历解释为:“货币计数,当先定名。中国古制号称圜法,圜者圆也。现铸新币,拟请沿用九府遗法,定名圆。”将铸币权统一于中央,采用银本位制度,规定国币以圆为单位定名为“大清银币”。至此,单位“圆(元)”在ZF法令中得到了正式的承认,取得了国币单位的地位。


1908年大清银行成立这是中国官方开办的最早的国家银行,也是中国第一家中央银行。成立目的目的在于整顿币制,推行纸币、代理国库等特殊业务。当时的大清银行鉴于宋、元、明各朝纸币泛滥,致失信用的历史教训,到宣统元年(1909)规定以九成现银为纸币发行准备。宣统二年(1910)五月,度支部又规定“大清银行应照发行纸币数目,常时存储五成现银以备兑换,其余亦须有确实之有价证券为准备“。

所以你看从大清银行兑换券上就使用了“圆”,这是同银圆的“圆”。

钞 票

话说大清朝还曾发行官票和宝钞,官票以银两为单位,宝钞则以制钱为单位,发行时ZF规定“银票即是实银,钱钞即是制钱”,“钞票”二字就是来源于大清官票和宝钞。 在《币制条例》定“圆”为国币单位之前,一些硬币、纸币已在本身标以“圆”。中国自造的机制银币中,首先在币面注明“壹圆”、“一角”等字样的大约是北洋机器局光绪二十二年(1896)所造银币;中国纸币上最早使用“圆”单位的是同治元年(1862)的“台湾筹防总局银员票”;中国自办银行中首发银圆票的是“中国通商银行”发行的光绪二十四年版壹圆、伍圆、拾圆、伍拾圆、壹佰圆票。

1914年,袁世凯在北京以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圆”为一个价格单位,每枚银元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这年12月,由天津造币厂开始铸造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

1928年南京国民ZF草拟了《国币条例草案》15条,确定“本位币:银币一圆”,“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零八毫为价格单位,定名曰圆”。“一圆银币总重量为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1929年4月10日,又颁布了《中央造币厂组织章程》,在上海筹设中央造币厂。1933年3月8日,国民ZF财政部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

旧《辞源》“银圆”条说:“铸银货作圆形,始自近代……俗省作元。”所以“银圆”也被写作“银元”,“壹圆”也可写作“一元”,在货币范围内“元”成了“圆”的简写。

民间始用货币单位“圆”的时间彭信威先生曾指出:“圆和元的名称不是自外商银行发行钞票开始。早在乾隆年间就已使用。例如乾隆五十四年闽浙总督奏明厦门到鹿耳门的船价就是以圆计算。西藏铸的银币,在当时的公文中也称圆或元。”

说文解字

圆和元两字不但意义不同,原来的读音也有异。近代读音中,中古的仙、元两韵合流、云、疑两纽都变为零声母,两字读音故而变得相同,这才具备了同音假借的客观条件,又由于“元”笔画简单,所以民间逐渐以“元”代“圆”,取其便捷。


开始,定货币单位时,“圆”也曾简写作“员”。两字在古书中本通,如《孟子·离娄上》“规矩,方员之至也。”但到后来,“圆”字简写就一般都写作“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5年2月21日发布了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的人民币的命令》,宣布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并说明:“新币面额,主币分为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十元五种,辅币分为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六种。”同日,《中国人民银行通告》宣布发行主币壹圆券、贰圆券、叁圆券、伍圆券、拾圆券和辅币壹分券、贰分券、伍分券、壹角券、贰角券、伍角券。这样,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单位,主币单位为圆(元),辅币单位为分、角两级十进制。

在汉字的简化动中,圓字被简化为圆,于是您看到了几代人民币中使用了不同的“圆”字。即繁体楷体、变体楷书、繁体张黑女碑、繁体印刷宋体、简体张黑女碑、简体印刷宋体。第一、二、三套的人民币上的“圓”属我国传统繁体字。第一版人民币

由于第一、二、三套的人民币在设计制作时,国家还没有明确规定推广使用简化字。第一套人民币的圆字是当时任华北人民ZF主席,华北财经办主任董必武同志用楷书字体书写的。

董老当时说:“人民币,是人民自己的货币,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在票版的正面和背面,除了必要的阿拉伯数字外,一律用中文,不能像某些货币那样,掺杂着英文字。”

二版人民币
第三版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的圆字是由原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研究员马文蔚先生用“张黑女碑”字体书写的。

第三套人民币上的圆字是用印刷宋体写成繁体字圆。第四套人民币吸收了国家对汉字整理和简化的成果,6种主币面值的“圓”字,都改成“圆”。

第四版人民币
第五版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方案经历了漫长的报批过程,从设计主题、纹饰到文字的使用都经过了层层的论证过程。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圆字使用了印刷宋体简体字。(中国印钞造币)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0 05:54 , Processed in 1.061432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