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一些
集邮者点评错变体邮品,认为错误的大小决定着价值的高低,“错误越大,价值越高”。
也有些人认为,只有邮资图内的错,才是大错,才最具有
收藏、投资价值。
对他们的观点不敢苟同。
纵观世界邮坛
著名珍邮美国“蓝男孩”邮票,是因为黑色油墨错印在蓝色纸上而得名。它的正票用纸为浅黄色纸,正错票的区别仅是用纸的不同;
美国“哈丁总统”错齿邮票,是轮转机在打邮票齿孔时产生了两种齿孔度,一种为10度,另一种为11度。其中误打为11度齿孔的邮票存世量很少,从而成为了世界珍邮;
德国“黄狗”邮票上加盖的文字为“Gelber Hund”,由于“d”破损后变成了“a”,出现了“Huna”变体票,名列世界珍邮;
毛里求斯“邮资已付”错体票,因整张第7票位上的1枚邮票上,文字 “ Pence ” 误刻成了 “ Penoe ”,造成了错体票,因存世量少,价格不菲……
纵观中国邮坛
加盖中华民国“蟠龙”无水印一分票的“壬字头”变体票,由于“壹”字的头部的“士”字被修饰成了“壬”字而得名。它和正常票的区别非常小,但价格很高;
普无号“10分解放军”有两种齿孔度数,一种为10度,市场价格仅有几元钱。另一种为11.5度,市场价格高达上万元,它们只是齿孔度的差别;
FP7“贵州错片”因为志号错误收回销毁,它与正片仅是一字之差,价格确高于正片数百倍;
“红军邮”、缩普“猴白片”的几种变体都不是什么大变体、大错误,但价格比正票高出几倍甚至十余倍……
有些邮资票品出现的错误较大
如1998年发行的“人民警察”邮票,全套邮票竟出现了7处错误,其中一枚邮票上警察的手指居然为6根;
1998年澳门邮电司发行的“华士古达伽马——航海路线”邮票,把达伽马率领舰队到印度的时间“1498年”误印成“1598年”,将到印度的时间推后了100年;
2001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中比建交三十周年纪念封”(中比错封),该封的背面把比利时王国写成了比利时共和国,这种错误很容易引起国际纠纷;
2007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贡嘎山与波波山”纪念封(波波封),竟然把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印成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错误之严重、错误之低级,令人发指!
但这些出现严重错误的邮品,收藏投资价值就高吗?
答案是否定的,市场和各位看官早已做出了公正的评判!
综上所述,许多错变体邮品并非因为出现了大的错误才变得珍贵。
反而一些正宗、错误不大、存世量少的邮品彰显出了很高的收藏投资价值。
奉劝一些人,不要拿错误的大小来判定邮品价值的高低。
因为无论错误的大与小,只有正宗、存世量少的邮品,才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