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2243|回复: 1
收起左侧

[2006] 2006-17 防震减灾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5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8-1-31 21: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2006]21号 关于发行《防震减灾》特种邮票的通知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6年7月26日发行《防震减灾》特种邮票1套1枚。详情如下:

志号:2006-17
509.jpg
图 序  图 名    面 值        发行量
(1-1)T 防震减灾   80分    898.16万枚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3.5×13度
整张枚数:20枚
整张规格:150×240毫米
版  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 计 者:郝旭东
资料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
地动仪模型复原者:王振铎
摄 影 者:佚名
责任编辑:陈静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各地邮局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251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8-1-31 21: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是中国邢台地震40周年,唐山地震30周年。几十年来,我国防震减灾事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防震减灾事业“面向社会,面向科技,面向经济,面向市场”的理念逐步确立,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逐步完善了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建立了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确立了“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制、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防御”的三项战略要求,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已建成覆盖全国的、现代化的地震观测网络,包括国家和省级专业地震台站400多个、区域遥测台网27个,建有地方台、企业台900多个以及群测点8000多个;实现了二十多次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使我国地震预报预测科学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为城乡发展和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地震安全基础服务;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科学技术研究有了长足发展;《防震减灾法》的颁布实施,使防震减灾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政府领导、社会参与防震减灾的局面已经逐步形成。2004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以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即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从四千多年前就开始记录重大地震事件,积累了丰富的地震史料。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开了人类用仪器观测地震的先河。

  2006年7月26日,为纪念邢台地震40周年、唐山地震3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防震减灾》特种邮票,全套1枚。
fanzhen.jpg
  邮票图案为地球和汉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以深蓝色为底色,与画面上白色地震波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科技涵盖了历史。

  本套邮票选取的现代化的数字地震仪器记录的地震波和汉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展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古人对地震科学的探索及成就。反映了历史,记载了历史;邮票图案以蓝色为底色的主色调,代表了浩瀚的宇宙和地震的神秘。地球在宇宙中,地震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地质现象,与天文有一定的关系;以标注的文字—“防震减灾”与地震波相连,鲜明的展现了邮票主题--防震减灾。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3 01:11 , Processed in 1.140440 second(s), 23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