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几年发行《长江》《黄河》《长城》等彰显民族气魄的全景式邮票之后,又一鸿篇巨作《千里江山图》特种邮票在年初发行。设计师王虎鸣在古画高清扫描图的基础上,通过对画面中一草一木的精心修补和色调还原,配合后期调频精确印刷技术,重现了《千里江山图》成画时的万千气象,达到了影写版邮票的较高境界,为此类邮票树立了新的标杆。
后续新邮仍挖潜 吸睛作品犹可期
2017年已经过半,许多题材好、设计佳、工艺精的邮票相继面市,而下半年的邮票图稿在保持上半年高水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挖掘新潜力、找寻新亮点,陆续完成了论证和组稿工作。
将要在“七夕”发行的《喜鹊》特种邮票延续了前两年《鸳鸯》和《相思鸟》的爱情主题,在设计风格和印制工艺上也将保持一致。《喜鹊》论证和创作的过程并不顺利,由于画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得已进行了二次约稿,经过再三考虑,我们最终选择了当代工笔花鸟画的领军人物龚文桢进行邮票图稿的绘制。龚老已年逾古稀,起初颇有推脱之意,但当我们提到会使用绘画与雕刻相结合的工艺来表现这枚邮票时,龚老一下来了兴致,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请求。收稿后,在鉴定时有专家提出,两只喜鹊姿态各异,但角度差异较大,从同一个视角很难观察到同时处在这样角度的两只喜鹊。带着专家意见,我们再次找到龚老,由于画面调整较大,忐忑间还未想好如何开口,不料,龚老已然看出我们的难处,在充分考虑专家意见之后,他主动提出重新绘制,并从艺术角度和科学角度反复推敲、修改,只一周工夫,两只鲜活的喜鹊、几枝鲜艳的梅花便跃然纸上。
2010年发行的《外国音乐家》纪念邮票表现了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四位西方古典音乐的巨匠。时隔七年,中国邮政将继续发行《外国音乐家(二)》纪念邮票,表现舒伯特、李斯特、肖邦和马勒这四位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该套邮票使用人物肖像、曲谱、签名为画面主要元素,在色调上,《外国音乐家》使用了银色表示古典,《外国音乐家(二)》则使用金色来体现浪漫。马丁·莫克将再执雕刻工具,将西方音乐艺术灿烂辉煌的历史凝于永恒,在方寸舞台奏响西方音乐史中的精彩乐章。
在下半年的政治题材邮票中,我们稳中求进,约请了几位年轻设计师参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图稿创作。除此以外,我们还约请了一位留英插画师参与创作将于9月份发行的《科技创新》,希望能够以绘画和设计的手法来表现近年来我国的五大科技成就,突破以往使用实景照片贴图的创作风格。
当前,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坚持文化自信成为当今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纵观2017年邮票发行计划,传承经典与突破创新成为主旋律,而无论其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始终不变的是每一枚邮票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核。“民族复兴,必有文化之功”,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一切都显得变幻莫测,邮票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品,不像千金难买的名画、古董那般高高在上,让人难以接近,它貌不惊人,置身大时代的洪流中,始终不疾不徐,在方寸间反映着不同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体现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常感慨时间的力量,邮票的力量亦是如此,它可以很安静,但绝不会平静,在逐渐褪去作为邮资凭证的“外功”之后,邮票与生俱来的“文化内力”却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沉淀,历久弥新,它所承载的家国之爱和民族之情,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更是愈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