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性方面,上半年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的精品邮票陆续登场,《千里江山图》《春夏秋冬》《红山文化玉器》《中国恐龙》《儿童游戏(一)》……往往邮票还未面市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在系列性方面,《拜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二)》在上半年发行,下半年《外国音乐家(二)》也将如期而至,完美延续经典。
众所周知,系列邮票论证的难度很大,想要取得突破更是难上加难,就如今年的《拜年》邮票,原本看似很稳的选题就遇到了民族问题。按计划,今年的《拜年》邮票会表现“迎年”的场景,欢欢和喜喜一人登高贴年画,一人手持吊钱,形象生动活泼。虽然设计早已完成,但由于该系列已连续发行了两年,其表现风格和画面元素均缺乏吸引人的亮点。不出意外,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有领导提出,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历年春节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到少数民族聚居区给他们拜年,这是一项光辉的传统,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怀,邮票为什么不能表现这份“民族情”呢?此时已是2016年11月中旬,距邮票正式发行不足两月,除去印制和发运的时间,留给我们修改方案的时间已不足10天。“就当是对咱们这支队伍的检验吧!”会议室里,领导的话重重敲在每个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