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609|回复: 0
收起左侧

颠覆NGC的纸币精制币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17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6-22 17: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NGC是什么,何方神圣?    如今钱币收藏可谓如火如荼。如果按照藏家水平最高为100分,最低位0,各层次水平的收藏者基本上可以做一个从0到100并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标准参照表了;对于以品相为生命的钱币,必然要受到藏家的重视。然而正因为各个水平的藏家都有,对于钱币的品相的判定标准必然不会是千人一面,评判的结果千差万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就造成了一个弊端,那就是藏品在流通的过程中,买家卖家对于藏品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品相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
    解决这个弊端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买卖上方都能接受的第三方机构来评定藏品的品相,好比现在的某些工业产品,出厂时除了要有供货方的内部检验报告,还要有第三方检验报告;而且在收货方对供货方的产品质量有疑问甚至发生纠纷需要仲裁时,第三方检验报告还能够作为仲裁的法律依据。基于这样的道理,NGC、PMG、PCGS等专业钱币评级机构应运而生是很合情合理的了。
    根据钱币收藏界的广泛意见,一般认为在纸币评级方面,以PMG、PCGS较为专业,评级较为客观公正;NGC则在硬币(包括各种硬质材料,如金、银、铜、铁及其合金)评级方面更有说服力。
    现代的硬币制造方法,有一个很形象的词语——机制币。也就是说,硬币的制造不再是我们印象中中国古代钱币那样是用模具浇铸,而是用机器(当然机器上是安装了模具的)冲压出来的。
    我们经常听说“普通纪念币”和“精制普通纪念币”。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精制普通纪念币”是在“普通纪念币”的基础上,对硬币的制造工艺的某些工序进行一些更加严格的加工和控制,特别是在模具的处理和压印过程。普通的硬币,其模具经过淬火硬化,再经过表面镀铬(提高模具的耐磨损性能)之后就可以制造硬币了;而精制币的模具,在淬火硬化之前,首先要对模具的平面部分(对应钱币的空白部分)进行精细地打磨抛光,对图案部分(对应钱币的图案部分)进行喷砂处理;在压印工序,有的还要降低压印的速度(以美国联邦铸币厂为例,平均单个模具的普通硬币的生产速度是每分钟在60枚以上)。制造出来的精制币,抛光部分非常平整光亮,呈镜面效果,喷砂部分呈霜面效果,外观上与普通硬币相比,显得更美观,观赏性更好。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造币厂(注意,造币厂和印钞厂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是制造硬币的,一个是印刷纸币的)都制造过相当数量的精制币。这些精制币通常不参与流通,而是由造币厂或造币厂委托的机构进行装帧,按照比面值有一定溢价的发行价格出售给收藏者。
    因为精制币的铸造工艺与普通硬币有很大区别,收藏价值与普通的硬币相比更具优越性,所以对于一枚硬币,区分其是否是精制币就显得有必要了。现在的硬币评级机构,对于精制币都有一个专用的标志——PROOF(通常评级币盒子上的分数前标注其简写PF)。
    有一天(我也不记得是哪一天,我不想深究)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帖子,是关于80年版2角券的(下文以8002代称)。发帖者对这枚普普通通的纸币一顿吹捧之后,给它扣上了个名头——精制币。我愕然,继而赧然:看来我是OUT了,什么时候纸币也用上精制币这个说法了?
    据发帖者称,8002的某些冠号里面,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人像的颜色比较深。大家都知道,8002的人像是采用了深色(大约是墨绿色或者黑色吧)的油墨印刷的,但是这种8002“精制币”的人像,其颜色看起来更浓更深,而且似乎“还有一种光泽”,外观上与其他的8002有明显区别。我私下里一想,这多少有点凹版印刷的特点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确实比其他的8002看起来“更精致”。然后我就留心起8002的人像的颜色问题,确实发现存在颜色深浅不同的现象。
    据发帖者称,8002“精制币”集中在以P开头的冠号,PA到PJ共10个冠号(和硬币的精制币标志PROOF一样以P开头,不过很可惜,只是巧合)。
    打那以后,各种8002“精制币”的出售帖数不胜数。我细心观察了一下,“精制币”的价格一般要比普通的8002贵2倍以上,在价格上确实有真正的精制币的风格。
    然而8002 P字冠是否是“精制币”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因为“精制币”一说是硬币的专有名称,纸币是不存在精制还是不精制的问题的。
    也许有人会反驳,不要瞎搅和,我们说的8002的“精制币”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
    那么所谓的形象的“精制币”又是怎么来的呢?
    前面的几篇《吐槽》里,我有提到过纸币的印刷是一个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过程,对于产品(纸币)的质量控制肯定会存在一些误差,例如颜色浓淡、裁切位置、多色凹印的颜色相对位置、凹印图案和胶印图案的相对位置等等,每一个批次的产品都会有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差异比较明显,比如明显的残次等等,按照以往的方法就是用事先印刷好的票券补足数量(补票);对于一些不影响纸币流通使用的,例如多色凹印的颜色相对位置、凹印图案和胶印图案的相对位置等,一般不会采取什么措施,仍当作合格产品。
    再者,读过马德伦先生的《中国名片人民币》一书的读者一定有印象,那就是在五版人民币之前,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还未成立一个专门的油墨公司(中钞油墨是在2001年才成立的)。各个印钞厂(四版人民币几乎每一种票券都由2个以上的印钞厂共同生产,只是不同印钞厂使用的冠号不同而已)印钞所用的油墨,来源渠道多样;再者,8002的印刷时间跨度在10年以上。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油墨,某些指标肯定会存在差异。出现同一票券同一图案颜色浓淡不同的情况,也是不足为奇的了。如果读者们不相信的话,可以留心观察四版其他面额,是否存在颜色浓淡、鲜艳度不同的现象呢?
    综上所述,所谓的8002“精制币”的人像颜色看起来颜色更深,只不过是印钞这样的大规模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非人为因素的误差,与硬币的“精制币”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就像前几篇《吐槽》提到的9910红一一样,岂能因为非人为的差异的特征更明显而列为单独的版别呢?
    历史上的珍稀品种,无一不是自然消耗而产生的,例如著名的大黑拾、枣红、背水、背绿等,不需要人为地炒作即能彰显其珍稀性,何须像那些所谓的四五版“币王”那样通过制造概念、炒作等一系列有目的的行为才能显现其珍稀呢?
    另外,我觉得之所以四五版会有那么多“币王”,和我亲眼所见或是我所信赖的朋友的证实的一个现象有关:四五版,除了8050、80100之外,其他各个品种各个面额,在钱币市场上的流通量基本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为了推销这些堆积如山的大路货,JS制造概念给其镀金也就不足为奇了(可惜镀的还不是真金)。
    所以,钱多没地方花的主,如果您愿意把钱花在8002“精制币”上面的,我在此只能奉劝: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吧,至少您还能落个好名声。
    今天我与一位朋友聊天的时候谈到这玩意,我说看来NGC要为了中国的人民币币商预留一个纸币的PROOF标识了。
    朋友哈哈大笑,继而“CAO他大爷的!”
    ——意味深长的对话,不是吗?一切尽在不言中。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3 04:05 , Processed in 1.170630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