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一部沉甸甸的戳类专著——《北京邮政日戳图录》来源:中国集邮报
阳春三月,在北京的一次邮友聚会上,笔者幸运地获得一部图文并茂、讲述北京邮政日戳故事的大部头专著——《北京邮政日戳图录》。 收集浩若繁星的邮政戳记,是集邮者除收集邮票之外最热衷、最广泛的一项收藏活动。近年来,随着邮人对各类邮戳收集重要性的日益重视,对邮戳收集趣味性的日益增加,各地出版关于邮戳的文献图书也日益递增。笔者手边就有《天津邮政日戳图谱》《陕西邮政日戳图谱》《呼和浩特邮政日戳图谱》《福州市地名和邮政日戳图谱》等多种版本的邮戳类专著,令人目不暇接。然而,这次所得到的《北京邮政日戳图录》则非同凡响,它是笔者所见众多有关邮政日戳的著作中份量最重,编排最新,内容最丰富,印刷最精美的一种。 其一是份量厚重。210毫米×297毫米的国际标准大16开规格;609页(不含“索引”部分)所叠垒起来的27毫米厚度;2.12公斤的全书重量,这些数据足以刷爆它给人的第一印象。 其二是编排合理。全书在1996年出版的《北京邮政日戳图谱》基础上,增添补充近20年的资料重新编排而成。一方面以为时间为序,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到2015年止,将北京地区近70年间所使用过的、约7460余枚普通邮政日戳,分为1949—1957“单线小圆戳”(含沿用的一部分中华邮政日戳)时期;1957—1981“五七式戳”时期;1981—1997.02.19“八五式戳”时期;1997.02.20—1999.12.30.“九五式戳”时期和“千禧年式戳”等五个阶段。第二,按市区邮政支局,国际局;市区邮政所;郊区(县局)等邮政网点单位进行再分类,并按照各局(所)的统一编号进行排序(全书的末尾部分按各邮政局、所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附索引表),查阅十分方便。另外在附录部分代表性地展示北京邮区,北京早期邮亭、代办所,北京赶班信筒,投递日戳,集邮公司销票日戳等内容,确保介绍的系统性和广泛性。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尽可能全面展示每一个邮政单位曾经使用过的邮政日戳外,本书还详细地介绍了每一个相关局(所)的开(停)业时间、统一编号,坐落地点等重要相关资料。比如著名的“人民大会堂”邮政所,其地址为天安门广场西侧;1959年开业,“文革”中停业,1978年复业;1981年、1983年先后两次编号;先后隶属西长安街邮电局和中南海邮政支局管辖等。而其使用过并被收集展示的日戳图例则多达30余个,真是详尽。一书在手,北京邮政60余年、千余个网点的普通邮政日戳使用概况基本能“成戳在胸”。 其三是印刷精美。本书以薄铜版纸全彩精印,戳样图案均为原大,作者除自己精心选择、众戳挑一外,还广泛征集同好珍藏,力求精益求精,全面、充分地展示各时期邮政日戳的真实状况和清晰程度,为戳图的借鉴、比对、观赏提供了权威性依据。 时年85岁高龄的作者黄鼎峙先生为此书编撰倾注了毕生精力和情感。黄老浙江江山市人,1931年6月出生,北京化工二厂离休干部。他1947年参加杭州新光邮票会(杭字197号会员),北京市集邮协会会士,北京市朝阳区集邮协会荣誉会长。数十年如一日,他坚持收集、整理北京邮政日戳,为邮史寻找验证的日戳;为邮戳寻找当时的邮史资料,分析判断,乐此不疲。这部沉甸甸的高质量邮戳图录的问世,必将为广大集邮者,尤其是对北京地区邮戳有兴趣的集邮者、研究者,发挥学习、欣赏、研讨、参考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