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藏家的品 邮票、 粮票、烟标、火花、连环画、 钱币,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 收藏造就了数不清的收藏爱好者,更有收藏大家,乃至大师。 藏家的品决定着收藏的品味和质量,决定着收藏者的味道。有的人收藏了一生,不过是一个收集者,或者是一个纯粹的高级的“收破烂的”,话糙理不糙。 今天,网络交流、交易、交投异常发达,藏友之间往往是不需要见面,一个手机,微信群、QQ群,上图、给价,转账就完成了以往当面交易,讨价还价等诸多环节。收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买卖,一种借助于互联网的买卖。 收藏交易、交投、交流的飞速发展,不少藏友的素质却没有同步跟进,或许是大踏步后退。不少微信群、QQ群里,真正发表研究成果的不多,绝大多数都是在买卖、交易藏品。当然,市场经济条件下,买卖兴隆无异是好事。问题是,对于少数发表研究成果的,不是喝彩,而是拍砖,不是助威,而是泄气,甚至是讽刺挖苦大有人在。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带脏。老辈人都知道的道理,浅显的不能再浅显,如今很多藏友连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都不知道。一上来就爆粗口,对别人的藏品指责、奚落,甚至是嘲讽,这些藏友可曾想过别人的感受,可曾想过换做自己如何应对。收藏本身是益智娱乐,修身养性,或者是自娱自乐的好事情。结果却成了适得其反,变成了非要跟别人争一个长短,较一个高下,指桑骂槐,或是赤裸裸对骂的生气事情,得不偿失。 还有的藏友交易过程中,不守信誉,不讲道义,用残次品冒充正品,用所见不所得来欺骗别人,发图给价的藏品同最终买到的不一样,结果还理直气壮,嫌购买者不懂规矩,不积极退货退款采取措施补救,而是听之任之,推诿拖延,让购买者敬而远之。 还有的藏友习惯性用双重标准来待人处事,对大家公认的标准,人人都需要遵守的交易规则在他这里偏偏不算数,一个萝卜两头切,要自己定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标准,自己不想承担任何损失。对于依据规则据理力争的人,立即拉黑永不交易,没有丝毫的诚信可言。这些人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以为是,自己就是“大师”,就是“王”,习惯用指责和教训的口气对待后辈藏友,不是提携和帮助,多少有一点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的不在少数。 还有的藏友交易过程中拼命砍价,恨不得卖家白送才好。买到后迟迟不确认付款,或是不给好评,用中评来发泄一下内心砍价失落的不满。须知,一分价钱一分货,买前的图片清晰可见,却偏偏要幻想着捡漏,希望用低价能买到最好 品相的藏品吗?进而用差评或者中评来发泄不满,干脆就不要交易,这些藏友的人品值得商榷。 还有的藏友交易过程出现纠纷,不是消除误会,解决争端,而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不分青红皂白,对别人横加指责,没有道德,见钱眼开,不讲信誉,卑鄙小人类似的语言层出不穷,对方绝大多数都是逐一反驳,或者针锋相对。好好的收藏,变成了对骂,彼此伤害,彼此气愤,交易一次反而成了仇人,老辈人常说的和气生财,买卖不成仁义在被彼此扔出去喂狗了。 藏友,藏家,一字之差,意义完全不一样。不管你是收藏什么物件的,都算发烧友、爱好者,充其量不过是藏友,彼此之间以友相称。藏家,那是收藏爱好者中集大成者,人品和藏品双丰收的人,才有资格称得上“家”。 藏家不在于年龄大小,正所谓德高未必望重,年少未必轻狂。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的不在少数,年少轻狂的也比比皆是。 作为藏友,收藏一个物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收藏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诚信,学会忍让,学会守规矩。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尊重规则,才能得到规矩的保护。 收藏的圈子不大,低头不见抬头见,为了品鉴、交易、互赏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是不讲信誉的大事而爆粗口、谩骂、挖苦、讽刺,伤了和气,掉了身价。万一那一天真遇上了,是脸红脖子粗呢?还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扪心自问,值吗? 藏家的品,细细的品,什么味儿,多品品就知道了。 本文根据藏友之间谈笑整理,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