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176|回复: 1
收起左侧

[收藏知识] 粮票:一个时代的记忆(图)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9-7 23: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0.jpg
粮票——一个时代的记忆
    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90年代,各种票据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票证,如果需要买米面油,必须出示粮票才成,甚至有人后来把粮票形容为 “吃饭的护照”。可以说,各种票据的出现、存在以及消失,也是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票证年代的一个特殊记忆。
    粮票走入家庭,是一个时代的开始;粮票走出家庭,走入收藏家的家中,又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粮票具有史料和文物价值,它翔实真切地记录了我国的那段历史,是一种实物档案资料。此外,从过去对各种票据的使用渴求,到如今的收藏,也折射出我们祖国60年来的巨变。
    粮票的变迁,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记忆,更说明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紧张的粮食供应,导致粮票的出现,从1953年的粮食问题成为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粮票作为那个时代的重要票据,粮票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全国粮票、军用粮票、地方粮票和划拨粮票四种。粮票获取的主要途径,由城镇居民凭粮食户口,居民粮食供应本等等到指定国有粮店兑换。最初的粮票采用16两制计量,1959年改为10两制计量,从1985年起又改为公斤制,公斤和市斤并存、混用。面额有半两、壹两、贰两等,甚至百斤、千斤。
    50年代后期,粮票刚刚出现,六七十年代,粮票在那样一个几乎疯狂的年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到了80年代初,粮票的作用同样重要,而那个时候堪称是一个票据疯狂的年代。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 “吃、穿、用”这三大类。食品除了各种粮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各类蛋票、糖票、豆制品及蔬菜票等。服装和日用品类的票证更为繁多。从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到手帕、肥皂、洗衣粉、火柴票等,应有尽有。一些贵重物品,如电器、自行车、手表更是一票难求。
      后来,由于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再加上连年粮食丰收,全国其他地方也逐步取消了粮食的定量供应。而在粮票谢幕之前,更早消声灭迹的是各类商品票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各类商品开始供应充足,市民手中的票证已经名存实亡,越来越多的票证退出历史舞台。全国来看,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 《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着城镇居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完成了谢幕演出,到了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时代彻底结束。
粮票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收藏价值日益显现
    粮票属于 “断代”收藏品,现早已停止发行和流通。居民手里的粮票大多在长期使用中被损耗了,而绝大部分的库存粮票又被各级粮食部门所销毁,因此目前粮票的存世量并不多。粮票收藏在国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国的 “集粮”大军发展十分迅猛。
    “粮票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并没有淹没在尘埃中,而是转而进入了收藏业,成为一些收藏者的新宠。长兴粮票收藏者也不乏少数,一般都是对那个年代较为有感情的人,在收藏粮票的同时,回味一下那个年代的感觉。”粮票收藏爱好者朱剑告诉记者。
     越早发行的粮票,其收藏价值就越高:一枚1966年版全国粮票现价不到1块钱,而1957年版的却能卖到几十块。另外,成套的粮票又比单张的更具收藏价值。根据经验,全国性藏品价格一般高于地方版。不过,粮票却打破了这种规律: “国家级”总难抵 “地方版”。朱剑认为,这说明了 “物以稀为贵”是收藏界永恒不变的规律。当年,国家粮票的发行量巨大,至今仍有一定的存世量,而地方版的粮票发行不多,加之消耗量大,存世量自然小了许多。不过,他提醒粮票收藏者,随时间的推移,粮票实物和相关资料的收集难度会越来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收藏粮票,是为国家收藏将来的 “文物”,历史意义和收藏意义都很大。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5 05:08 , Processed in 1.092644 second(s), 23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