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456|回复: 2
收起左侧

[收藏知识] 粮布票在收藏品中的独特优势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8-7 22: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粮布票在收藏品中的独特优势

[摘  要]:粮票和布票(下称“粮布票”)在二十世纪影响了中国至少两代人近半个世纪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历史和美学价值。其票幅适中,多数印刷精美,非常便于保管、欣赏和收藏。由于历史原因,其留存量极小,孤稀品种多达千种以上。又由于其初入收藏市场时的价格极为低廉,未被多数收藏人士所关注,从而从未人为炒作过,其真实价值长期以来一直严重被低估。本文从多方面和其它收藏品逐一进行比较,试图证明粮布票在所有收藏品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关键词]:粮布票、收藏品

前言
    随着我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国家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又随着老年化社会的逐渐到来,手中既有闲钱又有闲暇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在不断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有着投资或者增值保值的理念,于是,收藏品市场也逐渐走向繁荣。
可以用作收藏的东西多如牛毛,如何在这当中选择到一样适合自己的藏品却是个不小的学问。笔者想就粮布票在一般收藏品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做点探讨,希望能对初入收藏领域的新人们起些有益的引领作用。

人们为什么要收藏
想要了解一样东西是否值得收藏以及是不是自己的最佳藏品,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要收藏。人们搞收藏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对过去某段生活的怀念
有些收藏者开始收藏活动,并非目的性很明确,往往是出于怀旧心理。诸如爷爷的大烟斗,祖母的碧玉簪,父母亲那泛黄了的结婚证。见物思情,怀旧之情油然而生。将这些身边之物留存下来就是收藏。又如,对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时期物品的收藏,是对过去亲身经历的那段社会史的一种追忆和怀念。这种怀旧情结所引起的收藏大都是一些典型的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因此,一件好的藏品常常具备历史文化价值。
二、被藏品无与伦比的美所吸引
尽管开始收藏的原因会有某些偶然性乃或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绝大多数收藏人的第一次收藏体验,都是由于对藏品的好奇而引起的,其中好奇的一大半原因是因为被该藏品的美学价值所吸引而产生的。如儿时自己吃过的糖果包装纸,父母的烟盒,火柴的商标,朋友通信的邮票等,因此,好的藏品通常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尽管各个个体对于美会有不同的感受。
三、保值增值的心理
要说搞收藏完全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不客观的,特别是有意识的收藏。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收藏家也是精明的投资家。众所周知,艺术品收藏是较房地产、股票有更高回报率投资活动。古往今来,古董商古玩店都是利润丰厚的行业。在商品社会中,收藏人的这一目的更为明显,他们的收藏活动大多受着保值、增值心理的支配。构成收藏动机的心理因素虽然是多元的,但无论如何,保值、增值心理一般是收藏内驱力中坚力量。因此,好的收藏品必须具有保值和升值的潜力。
四、修身养性心理
收藏队伍中也有部分人致力于收藏,主要在于修身养性。他们视收藏为一种高雅的消闲活动,通过对藏品的欣赏,求得心理上的愉悦,怡情养性,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有些人甚至是为了防止老年痴呆而选择收藏的,因为整理补充藏品需要不断地用脑,这比看书写字可能更具乐趣,所以,修身养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种收藏心理。
五、虚荣心理
在搞收藏的人群中,除了上述几种以外,不排除还有极少数人是为了附庸风雅和装点门面的。他们缺少的不是金钱,而往往是文化和品味。他们购买一些高档藏品,主要是为了标榜身份或炫耀财富。这类人的收藏主要靠的是财力而不一定是眼力。他们要比那些年复一年逐件寻觅而得的藏家们少了不少的收藏乐趣,但由于他们的加入,客观上拉动了收藏品价格的上扬,对吸引更多的藏家进入这个领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推动作用。
六、自我实现心理
这是人本心理学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人类五种心理需求中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他们是真正的收藏家。他们省吃俭用,乃至倾家荡产,不计身家性命,藏护国宝,最终再无偿奉献给国家。这种自我实现的心理,这种人生精神境界,堪称收藏家的楷模。还有一些收藏家,倾平生积蓄,在专题收藏中形成规模,不但开办展览、建立藏馆,变独乐为众乐,而且精心钻研、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交流学术、服务社会、嘉惠后人,不但圆了自己的收藏梦,而且在利他思想的引导下,最终卓然成家,达到了自我实现。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14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22: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样的东西值得收藏
了解了人们为什么会收藏后,我们再来看看哪些东西值得收藏。
当代世界收藏的一大特色就是包罗万象,通过对收藏人的心理分析以及当代中外收藏活动的粗略调查和统计,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收藏对象主要有这样几大类:文物和历代艺术品;名人纪念物品;现代美术工艺品;现代科学技术资料;动植物和矿物资源。这几类收藏品中,又以第一类物品收藏的人数最众。这些藏品再分下去主要有:邮票、钱币、书画、古玩、玉器、陶瓷器、报纸、书籍、火花等,除了这些传统的收藏品外,现在已发展到包括磁卡、粮布票、门券、酒瓶、连环画、商标等数百种,可谓无所不及,无所不包。
根据上述分析和归纳,我们选取最常见的一些收藏品来做个比较,看看它们各自的优劣:

藏品名称
发行机构
历史价值
美学价值
欣赏整理
真假辨别
存世数量
保值升值
收藏保管
修身养性
自我实现
进入门槛
邮票
钱币
磁卡
玉器
瓷器
书画
古董
粮票布票

上表中的前七项是目前我国参与人数最多、最广为人知的收藏品,我们把本文要论述的粮布票也放在其中,按其收藏属性的优劣分为优良中差,对其逐一评价,看看到底哪些物品更具收藏优势。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古董的真假辨别非常人所能之外,几乎所选收藏品没有一个被评为“差”这个等级的,说明这些收藏品之所以受到如此多人的喜爱,是有它们的道理的。对于上述收藏品的评价标准,主观性很强,各人的评价不可能一样,喜欢某种收藏品的人肯定更加倾向于他们所选的对象并能列举出各种收藏理由,但我们不妨平心静气、不带任何偏见地来比较和分析一下。
相对于粮布票而言,邮票的最大缺陷是存量大。少的几万,多的几十乃至上百上千万,而且比较难以保管。由于多数邮票都有背胶,遇到潮湿的天气或者被手直接接触,很容易发黄变色,从而影响到票品的品相。而人们对于邮票的品相又极为讲究,所谓的绝品和一般品相邮票的价格相差万里,稀少品种还好,一般品种如果品相受损,差不多就没有多大价值了。粮布票虽然也讲究品相,但由于多数都是实际流通品,不可能像邮票那样讲究,一般有八品以上的就算是不错的票品了,绝大多数收藏者都能接受。况且,粮布票基本没有背胶等黏着物,保存起来比较简单,直接插在册页里就可,一般直接用手拿取没有任何问题。另外,邮票还有一个劣势就是它品种数量太过透明,反而没有了寻寻觅觅之乐,如果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很容易一下子买全所有的品种。再者,邮票的数量差不多由邮票总公司控制着,随时随地可以放流市场,要想再创1997年的市场辉煌怕是很难如愿了。布票取消于三十年前的1984年,粮票也于1993年就停止流通,至今已整整二十年了。主管部门有的已经撤销,有的早已改做它业。从几十年的市场流通情况来看,基本没有出现哪个部门能够控制市场的情况,所以,除了极少数先知先觉者们留有一些复品外,几乎所有收藏者都是同处一个平台,这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也是比较公平合理的。
钱币(这里主要指纸币,因为古币类似古董)跟粮布票相比,其缺陷与邮票差不多,也是量大且有主管部门控制着数量。如果不包括民国纸币在内,品种不够丰富,缺乏持续获得票品的乐趣,经济实力雄厚的收藏者可以在短时间内集齐,从而少了寻觅的乐趣和实现自我的吸引力。民国纸币离我们相对比较遥远,亲生经历并使用过的人仍还健在的已经很少,跟粮布票相比,它对于现在收藏者们的亲和力绝对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磁卡是没有多少年历史的产物,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它的美学价值和欣赏整理也比较方便以外,几乎很难有可以与粮布票相媲美的地方。而且,磁卡的重量远远大于纸制品的粮布票,同样的几千上万枚票品,磁卡册搬动起来非常沉重,带出去交流较为费事,而粮布票册则非常轻巧,外出携带或者邮寄交流相当方便。
玉器应该是很好的收藏品,而且它的收藏优势也非常明显,喜爱的人也很多。但跟粮布票相比,它要求的知识相对高深,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辨别真假或是品质的高低的,其水深近似古董。近年来由于价格飞涨,玉器已经不是一般普通百姓经济上能够承受的收藏品了。再说,随着找矿探矿技术的发展,现在没有发现的不见得就是绝迹的,将来是否还会发现大量资源,人们无法预测,现在的价格之所以暴涨,大都和炒作者们的肆意宣传有关,其真实价值如何,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瓷器似乎也是个不错的收藏品。但它的劣势跟玉器差不多,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几乎不可能辨别出真假以及品质的好坏。再者,它的制作者或者制作机构鱼目混杂,不受限制,随意性太强,人们很难正确判断一件作品是否真真具有收藏价值。况且,它的收藏保管也相对较难,集上几十上百件作品不但是个不小的花费,而且摆放藏品的空间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准备得了的。一不小心,还会轻易碰碎。
书画跟玉器、瓷器以及古董差不多,都需要很高深的学问去相配以及极强的经济能力做后盾,不然,一般人是难以涉足的。近年来,随着书画市场商品气息的逐渐浓重,造假制假、以及画家的随意之作越来越多,这给收藏者增加了辨别真假好坏的难度。况且,尺幅大点的书画展开欣赏很占地方,要想同时欣赏、比较几十幅作品需要很大的空间,一般人也难有这个条件,再说,它的收藏保管难度也比粮布票要大的多。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22: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粮布票的独特收藏优势
下面来详细说说粮票和布票的收藏优势。
首先,理想的收藏品必须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历史长河中自然沉淀下的物品,有着无法抹去的历史烙印。那些人为制造、或者专为收藏而发行的物品差不多没有多少历史留存痕迹,是经不起时间的冲刷和历史的筛选的,诸如现在发行的纪念和特种邮票、纸币中的连体钞、连环画中的再版书,差不多都是专为收藏纪念而发行的。其它收藏品,像古董、瓷器、玉器、烟标、火花、门票、书签等,他们在发行机构、品种数量以及使用管理的要求上实在无法和粮布票相提并论。
第二,粮票和布票都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到九十年代的近四十年中,它们一直影响着全国的所有人口,从国家主席到平民百姓,没有一个人的生活能够离得开粮票和布票。在那个年代,中国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差不多都与粮布票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足够的历史资料显示,在那时,没有了粮布票,人们差不多是寸步难行,它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了人民币。粮票和布票足足影响了中国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甚至对二十世纪后半世纪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第三,粮布票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早期的粮布票图案简洁,朴素大方。文革时期的粮布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设计者对当时的社会形势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把文革特色的社会状况在粮布票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许多票品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震撼和无比的美学享受。文革以后的票品多数图案都是采用的祖国各地的山水风光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场景,给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国的美好山河以及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料。成套的粮布票少的一两枚,多的甚至达到数十枚,把他们合理地摆放在一起,其美学享受绝不亚于一组精美的摄影或是美术作品。
第四,从收藏整理方面来看,粮布票有着邮票和钱币的优点,票幅相对较小,放在一般插册中欣赏起来非常方便,合理布局,其画面美不胜收。如果再配上必要的介绍性图文,做成类似邮票年册那样的定位册,欣赏起来更为美观,出书时排版票图也比较方便,差不多可以做到原图原色,这也是许多其它藏品所难以做到的。再者,它是纸质印刷品,非常轻巧,带出交流或者参展都非常方便,几千上万枚票品放在几本册子里既省事又安全。
第五,从稀缺性来讲,许多其它藏品也很难和粮布票相媲美。由于主管部门的拆并转行,以及粮布票在当年类似钱币的严格管理,更为特殊的是,粮布票在人们还没有什么收藏意识的八十年或是九十代初就已退出流通,因此,经过实用并留存下来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珍稀品种数以千计,许多当时无意识留下的票品差不多就是孤品。由于没有足够的一手资料可以参考,人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去挖掘和寻找相关的票品及资料,这种寻寻觅觅、偶有发现所带来的快乐是邮票、钱币等藏品所无法比拟的。由于粮布票的稀缺性,它们的升值保值潜力也是一般收藏品所无法相提并论的。自1984年布票停止使用和1993年粮票退出流通以来,除个别品种由于有了新发现而价格略有下降外,几乎所有品种的价格一直在逐步上升,稀缺品种的升值更是多达几十乃至几百倍。随着新加入粮布票收藏的人数的逐渐增加,原来比较常见的品种也慢慢变得稀缺起来。如此形势,就是目前的一般品种,其升值潜力也是不可低估的,稀有品种的前途更是不可估量。
第六,在辨别真假方面,粮布票也有着独特的优势。粮布票的发行有着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票图、纸张和印刷技术都不可能突破它所处的时代。由于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系统发行粮布票的年代并不久远,当时的有些设计和管理人员,特别是和粮布票共同生活了半辈子乃至一辈子的人基本都还健在。四十岁左右的人差不多或多或少地接触过粮票和布票,这些天天都会用到的粮布票绝不会那么轻易地被忘记。有些从档案馆里发现的票样和发行资料,也可以用来佐证实票的存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粮布票退出流通刚刚被用作收藏品时的价格极为低廉,没有人愿意花费更高的代价去伪造无法获利的东西,所以,多年以来粮布票收藏市场基本是一块净土。当然,随着粮布票的价值被不断地发现和增值保值功能的凸显,估计将来假票也会像其它收藏品一样逐渐增多,但由于有前二十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越来越多可以用来参考的资料,这些假票很容易就会被识别,只要进入这个收藏领域的人们稍加用功,勤看多问,很快就会摆脱假票的困扰的。
再者,在自我价值实现方面,收藏粮布票的优势更为突出。在任何一个收藏领域,要想成为一个较有成就的人,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除了要有足够的眼力、机缘以及各种关系外,财力是非常重要的必备条件。而粮布票一直是稍有财力的收藏人士所忽略掉的一种收藏品,很容易在此领域稍加投入就能取得非常瞩目的成就。事实证明,多年来只要经济实力稍强的人一进入这个领域,就能在全国掀起一个不小的轰动,很快就会成为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也很快就能从全国各地获得一些非常稀缺的品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收藏人士逐渐认可这个市场并积极参与其中,他们眼光敏锐、投入迅速,差不多都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骄人的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这个市场的不断被认可,要想再成为这个领域的成功者,人们要付出的代价必将逐渐增大,所以,越早进入其优势越为明显。尽管粮布票的价格已经缓慢地涨了近二十年,但和其它同类藏品相比,绝大多数品种的价值仍被严重低估,更为幸运的是,这一板块基本没有被人为地炒作过,他们当中许多票品的价值有待进一步地发掘和被再认识。由于粮布票的许多实物及相关资料的严重缺失,给有心人留下的探究和寻觅的余地非常之大。尽管好些成功的收藏者已经出书立说,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仍然很大,这也为想在粮布票收藏领域获得成功的人士留下了极大的努力空间。近年来,要求政府出面抢救我国这一特有的文化遗产的呼声已经出现并不断得到加强。从最近中央媒体的连续报道中可以看到,国家有关部门似乎也已经意识到文化产业中这一块的缺失,更有多地的国家或地方博物馆开始征收粮布票的相关实物及其发行资料,这些都为想在收藏领域实现自我价值的有识之士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最后,我们从表格的最后一栏可以看到,粮布票的收藏门槛对于所有人都极为优越。由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票品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留存下来的,没有人为的因素存在,其品种数量所自然形成的梯级是非常合理的,便宜的几分或是几元钱一枚(套),珍贵的几千上万元一枚(套),特别稀少的也有几十万元一套的。几百上千元就可以买到许多低廉成套的票品,几百上千万元也可以投入到相关的精品票证上去获取更大的成就。因此,粮票和布票适合具有各种经济能力的人士们去收藏和投资。
终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粮布票所具有的收藏和投资优势是任何其它大众收藏品所无法比拟的。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5 20:38 , Processed in 1.109265 second(s), 24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