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拜年》特种邮票收藏价值
中国邮政2015年1月10日发行了《拜年》邮票一套一枚,由清华大学美术教授吴冠英创作,齿孔度数13°,单枚面值1.2元,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胶版印刷。还发行拜年特种邮票小版票1张,规格140x180mm,共8枚。是“生肖邮票”后的又一经典系列邮票之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拜年的传统正确时间应该是除夕零点以后,这个时候新的一年真正开始大家互相祝贺,而早于零点就属于拜早年,而这个时候新年并未到来拜年显得有点敷衍,如果晚于正月初十就属于晚年了,这个时候新年的喜庆气息已经淡去,早年和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收藏价值 价值一、中国邮政拜年系列“打头票”,意义深重,收藏价值极高。 价值二、吉庆祥和,热闹贺春,收藏意义不同一般。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都要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打扮齐整,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中国邮政经过精心策划,推出的“拜年系列品牌产品”,2015-2T《拜年》是其中的龙头票,票面上,金童玉女立于传统宅门前,双手作揖,开门纳福,红彤彤的对联和灯笼映衬,烘托出浓浓的年意。 价值三、美术大师精心设计,丰沛元素充斥方寸点滴。 《拜年》邮票由清华大学美术教授吴冠英创作,邮票画面以两个卡通形象为主要元素,衣着配饰都具有现代特点,两边是代表中国建筑文化的门墩及春联,背后是古典的朱漆大门,象征着富裕、殷实。门内有照壁一方,上贴福字和剪纸风格的羊形象。现代和古典的对比与融合,象征着中国拜年传统文化由古至今,不断传承。 价值四、“欢欢”、“喜喜”来贺岁,吉祥如意恭贺新春。 这套邮票画面以两个卡通形象的儿童“欢欢”、“喜喜”为主要元素,两边是代表中国民居建筑文化的门墩。“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对联映衬着古典的朱漆大门,象征着富裕、殷实。门内的照壁一方贴着福字和剪纸风格的“喜羊羊”形象,寓意喜气洋洋。 价值五、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邮票价值。 《拜年》邮票,是中国邮政经过精心策划,推出的“拜年系列品牌产品”,希望打造成为继“生肖邮票”后的又一经典系列。为提升《拜年》邮票的鉴赏性和文化内涵,特别邀请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邮票名称。 价值六、用现代凸显传统,打造与众不同的喜庆年味邮票。 为突出《拜年》邮票的“拜年”功能,增强邮票与集邮者的互动,该套邮票应用了“AR三维动画”技术。下载“E邮互动”手机客户端,扫描邮票画面后,就可以欣赏三维动画,伴随着春节序曲的喜庆音乐,年味儿十足。为满足社会和集邮爱好者的愿望,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拜年卡通形象”的名字,大家一致推荐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的“欢欢、喜喜”,也特别契合“欢欢喜喜拜大年”吉祥话。 价值七、小版张市场欢迎度高,升值潜力大,藏友争相收藏。 小版票,又被称作小版张,由于版张小巧,设计新颖,所含信息量大,收藏亦方便,所以一直深受集邮者的欢迎。在邮票市场上,不少投资者喜欢将小版张成百成百枚地购进,因为升值空间巨大,不少人因此获得颇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