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662|回复: 1
收起左侧

废旧信封中也藏宝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6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9-11 21: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前几天,单位里的老陈告诉我,他在家里大扫除时翻出了父母当年留下的一沓旧书信。他本想当废旧物品处理掉,后来听朋友说,这些旧书信卖到收藏市场,价格可能不低。于是,他带着其中几个旧信封去一问,一些摊主对其中一个1957年的带三角形邮戳的信封开出近百元收购价,对一个“文革”初期贴有毛主席语录邮票的信封开价近250元,这让老陈很是意外。

  其实,看似无用的废旧信封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有些珍稀的旧信封甚至价值不菲。何以有此一说呢?我国自1994年4月1日起规定必须使用邮电部统一的标准信封后,原来使用的信封也就成为了历史,于是许多邮票收藏和投资者就不约而同地收藏起旧信封了。旧信封,也称实寄封,指经过邮政部门实际寄递的信封,上面贴有邮票,邮票上盖有发出的邮戳,信封上盖过到达邮局的邮戳,有邮寄和传递过程中的痕迹,能反映出信函发出的时间、地点、邮资和投送时间、地点及服务质量。它对于人们研究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有重要的作用,它在邮政史料、编组邮集和邮品收藏研究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因此近年来它越来越受到集邮爱好者的青睐。

  实寄封里的中高价品种大多属于早期邮品,现在存世量极为稀少。存世量稀少的根本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前集邮的人数很少,或几乎没有,而那时收集实寄封的人就更少了,没有为后世留下太多的早期邮品。以目前价格十分昂贵的我国清末“大龙”邮票为例,现在存留世间的“大龙”邮票虽然十分稀少,但估计其总量也在万余枚上下,而贴有“大龙”邮票的实寄封却还不足百件,实寄封的存世量竟还不及邮票存世量的百分之一!可见其价值之高。数年前在香港举办的一次邮票拍卖会上,一件贴有“大龙簿纸三分银”邮票的实寄封底价为4.5万港元,最终竟以7.2万港元成交。时至今日,该实寄封的价格也许更高。还有如一封1939年从吉林寄往无锡的家书,用了伪满洲国的首日封,这个信封目前邮市上的标价是700多元。

  邮票收藏和投资者在收集实寄封时应注意封上的贴票,以所贴邮票在发行后一年内使用为佳。信封不要撕破、污损、折叠,所贴邮票面值要与当时的邮资标准相符。最重要的是要盖有邮戳,它是实寄封的灵魂,起讫两个邮局的邮戳要齐全,此外以齐封盖的戳为佳。最后,请邮票收藏和投资者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旧信封都具收藏价值,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珍品就混在常见、不起眼的普通邮品中间。因此,在生活中对那些看似平平常常的旧信封也不可盲目丢弃,可到邮市上或去资深的集邮者那里请教,说不定您手中的废旧信封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珍邮。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9-12 11:51 , Processed in 1.160809 second(s), 22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