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最近看到一条微博:“中国邮政已定于9月13日发行《长江》邮票长卷版,将《长江万里图》在邮票上呈现出来这主意本来也不差,但将9枚邮票连印,全长57厘米,如何存放这‘号称目前中国最长的邮票’呢?如果折叠起来,就算邮迷不介意损害品相,每次欣赏的时候也得重新展开?纠结了吧。” 其实广大新邮预订户能够得到的是小全张式的版票,一套九枚3×3排列,不存在存放困难的问题。而长卷版是九枚邮票横连印,邮票长度达570毫米,如果还有边纸的话,长度还将增加。这种超长特殊版式属于短腿邮品,不会供应新邮预订户,即使能够购到也得不到“裸张”,总公司已制作成册或折。这种超长特殊版式如何存放,用不着选购人操心,总公司已替您作了主。笔者愚见,总公司如果制作册或折的话,不可能制作长达570毫米的册或折,里面的超长特殊版肯定要折叠起来。要想不折叠的话,只有制作成卷筒式。 毫无疑问,九枚邮票横连印的超长特殊版式,能够增加长江一泻万里的磅礴气势。但是这样的超长印制,不管是制作大邮册或大邮折收藏,还是制成卷筒式收藏,都将会给收藏欣赏带来不便。由此笔者想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开辟了邮票设计印制开拓创新的新天地。但是这个创新不是无限制的,应该符合集邮活动的规律。否则创意再好,印制再精,也不受集邮者的欢迎。 近年来邮票设计印制时有不符合集邮活动规律的现象出现。现仅举两例:一是今年7月15日发行的《水果(一)》特种邮票一套4枚,分别展示了苹果、桃子、石榴和金橘,欣赏这套邮票时能闻到这四种水果的香甜气,若您用手在票面轻轻一擦,香味便会变得更加浓郁,芳香宜人。二是去年5月11日发行的《感恩母亲》特种邮票,只要刮开邮票画面金色丝带的覆盖层,可以显示出感恩母亲的祝福语。 我们知道,集邮者十分讲究邮票的品相,甚至到了苛求的地步。他们要求自己所收藏的新票图案色泽、背胶、齿孔完好,且无污染、折损、残缺、退色和脱胶等现象。他们还将邮票品相划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品相不好,会使收藏价值大打折扣,邮票的价格也会一落千丈。因此,他们决不会用手触摸邮票,整理邮票时往往使用专用的镊子,并根据不同情况把邮票置于护邮套和邮册中,避免邮票受潮、受强光直射,受化学或机械性损伤。《长江》邮票超长特殊版如果折叠保存,品相就受到折损,齿孔处本身就是邮票薄弱的环节,如果经常翻阅欣赏,折叠处极易疲劳断裂。至于香味和刮刮邮票,集邮者是不舍得用手去擦邮票表面的,更不用说去刮邮票的票面,这样不但会污染邮票,而且会使邮票成为残票。 我们集邮者十分欢迎邮票设计印制的创新,这是提高邮票设计印制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吸引更多人关注邮票收集研究的重要举措。但是邮票设计印制的创新不能离开集邮活动的规律,而要顺应集邮活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集邮者提供更新更美的邮票,为他们增添收集研究的新乐趣,这样才会受到广大集邮者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