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日前,中国邮政发行了2014新版红楼梦邮票,很多邮友看到新版邮票后都说,怎么设计风格看上去像极了1984年发行的《牡丹亭》?原来两套邮票的创作者都源自同一人——戴敦邦先生。
当年戴敦邦先生在创作《牡丹亭》时,共绘制了六幅作品,分别是《闺塾》《游园》《惊梦》《写真》《冥判》和《婚走》。其中《冥判》一枚是整套邮票的点睛之笔,先生大力刻画了胡判官与杜丽娘之间的矛盾冲突,用色大胆鲜艳,是整套邮票的点睛之笔。因为这一枚在整个故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没有“冥判”就没有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婚走”),更重要的是,汤显祖借助胡判官这一形象,批判了明朝官官相护的社会现实,先生希望把这种情绪通过画面表达出来。只可惜在发行时,当时的邮电部邮票发行部门担心有宣扬封建迷信之嫌,去掉了这一枚,令整套邮票逊色不少。
1984年《牡丹亭>》邮票原稿(含《冥判》)
这套邮票的边饰设计,也让先生感到十全九美。去除《冥判》之后的《牡丹亭》缺乏亮色,整体色调阴郁、沉闷,显得过于悲伤,蓝色的边框更是加重了这种气氛。先生认为,《牡丹亭》是一出典型的悲喜剧,画面里应该有一些明艳的色彩加以点缀。邮票小型张《游园》是先生精心创作的一幅作品,意图还原“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集邮门户网,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情境,以及杜丽娘有感韶华易逝的苦闷情绪,被拘囿在9cm*6cm的齿孔范围内,在先生看来同样令邮票画面减色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