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437|回复: 0
收起左侧

简议古钱币的作伪方法和鉴定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2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5-12 19: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钱币收藏初入门者慎买两种钱币,第一种是慎买古钱币,第二种是慎买初期机制贵金属币。初入门者收藏知识少,币感不强,对钱币的鉴别能力弱。在这种情况下,买这两种钱币应该慎重。古钱币市场看好,而钱币的制作工艺简单,因此成为钱币制假牟利的对象。目前收藏市场中仿制钱币非常多,而且制假技术高超,就连专家都很难鉴别。这些制假者根据市场需求,在24小时之内就能仿制出假币。而且他们采用原时代的残钱做原料去铸造假币,然后仿古作旧,增加了鉴定的难度。   古钱作伪的主要方法。首先是翻砂法。制造伪钱一般采用母钱翻铸的方法,极少有用钱范作伪的。古代铸钱,放入砂箱中的是整箱母钱,因此,砂模压力均匀,铸造出来的钱币厚薄一致。而作伪者一般仅选用一枚母钱或精样子钱,因此,翻铸出来的钱币厚薄因变形而不同,而且容易造成钱币文字的高低也会不同。其次是改刻法。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利用鎏铜进行改刻;一种是对原有钱文进行的改刻。后一种改刻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对面文进行改刻;一是对背文的改刻。第三是嵌补法。嵌补法是钱币作伪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的嵌补法有挖补法、拼合法、打制拼合法等。古代钱币常常会因错范或移范而形成一些比较特殊的版别,例如合背,这种因铸造工匠疏忽而形成的版别比普通的钱币少见,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收藏品种。作伪者利用这点,或者将两枚钱币磨得很薄之后黏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少见的合背或合面。用这种方法造假钱币,无论从文字、还是从锈色等方面都很难观察出来,但轻轻地扔在台面上或地上,发出的声音与真正的合背等钱币相比较,就欠浑圆纯正。
  根据铜色鉴定古钱币。古钱币的成分一般采取化学分析的方法来获得,但这种破坏性试验对古钱鉴定来讲并无实际意义,所以古钱的铜色在鉴定上显得更为重要。
  先秦圆钱的铜色深红,接近紫铜。刀布币的铜色多呈淡红。先秦钱币的另一特点是币身较薄,伪造者常掺入过量的铅以增加铜溶液的流动性,这种伪品铜色暗红,质软易变形。半两及五铢的铸期较长,铜色也深浅不一。凡传世久的“太和五铢”,铜质裸露,其色深红,且质地极为细腻,表面几乎找不到砂眼气孔。五代的“天德重宝”铜色微带青白。“天策符宝”传世品表面常有一层黑色的氧化层,内部铜质多呈水红。“永安一百”、“永安一千”铜色微黄,南唐钱币的铜色也多数偏黄。北宋早期铁母如宋元、太平等铜色淡黄或微黄,后期铁母如绍圣、圣宋等铜色较深,而宣和、靖康、建炎小平铁母多属白铜。南宋铁母的铜色多数偏黄,辽钱铜色深红或紫红,西夏钱铜色水红,元钱铜色深红及浅红者多,而寺观供养钱也有偏黄者。明嘉靖之前铸钱用青铜,嘉靖之后多用黄铜。明清雕母(祖钱)铜色以金黄为主。清咸丰宝福局钱为紫铜质。“咸丰重宝”当百大钱存世仅5枚左右,铜色有暗黄及深红两种。小平铁母及部分当十、当二十样钱以白铜铸成,“当十至百大钱”为黄铜质,而黄铜的“宝陕当千大钱”则属伪品。清咸丰满汉文“浙”字钱铜色微带金黄,且铜质细密,书体凝重;伪品钱文为普通楷书,铜色淡黄,铜质也粗。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9-15 04:04 , Processed in 1.109343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