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邮票是由英国人首创和使用的。因此 “邮票名词是从英文 “POS-TAGESTAMP"译来的,意思就是邮资凭证。 1880年,上海清心书馆出版的《花图新报》上,刊有《各国信馆之印图》一文,约有六百多字。所谓“印图”,指的就是邮票。文章说,在国外,家长鼓励子女收集“印图”,“亦启迪蒙童之道也”。 在我国正式公文中,最初称邮票为“图记纸”。1878年(清光绪四年),我国由海关试办邮政。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2月7日,总理衙门奏请清朝皇帝开办“大清邮政”,原奏折有这样一段文字:“光绪十九年葛显理注呈送万国邮政条例,联约60余国,大端以先购图记纸粘贴信面送局,以抵信资。其费每封口信重五钱者取银四分,远道酌加…… 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皇帝批准正式开办国家邮政,公布的邮政章程中规定“邮政局须制造信票,以便枯贴信面·一”以后在邮局的公文、公告中,也都称为“信票”。但由于u信票”的‘信”字不能包括全部邮政业务的内容,所以从1899年开始正式用“邮票”这一名称。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我国台湾省设立文报总局,并发行官用和民用两种邮票:官用的称“邮票”,民用的称“商票”。这时虽已出现“邮票”,这一名称,但与现在邮票的使用范围不完全一样。 1930年我国闽西革命根据地发行的邮票,印有“邮花”字样,1940年至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发行的邮票,印有“代邮券”字样,这可算是邮票的别名。 1840年邮票诞生以后的最初30年里,各国发行的邮票,很多是采用统治者肖像作为图案。我国自1878年开始发行邮票到1911年辛亥革命为止,清代发行的邮票是以“龙”图为主。所以在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习惯把邮票称为“人头”或“龙头”,但这不能算是正式名称。 来源: 爱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