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很多集邮者常年累月的收藏邮品,对于藏品有着丰富的鉴别、鉴赏能力和发言权,已经成为某一类藏品的专家和大家。 因此,集邮者撰写趣味性、科普性收藏类文章对集藏活动的持续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要大力提倡集邮者,尤其是某一专题领域小有所成的集邮者撰写这些趣味性、科普性的一、收藏类文章,对于整个集邮收藏活动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和普及,几乎到了无所不至的地步,只要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只要是有电、有信号,人们就可以通过有线、无线的设备登陆互联网,实现网络交流。 相对而言, 邮票最主要的实寄功能在不断弱化和萎缩。对于90后的青少年集邮者而言,邮票、 粮票、火花、烟标这类藏品已经到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地步。平日里根本接触不到邮票,有限的集邮知识都是学校里学到的。一旦离开校园走向社会,这点知识连同数理化基本上都还给老师了。照这样下去,培养和发展青少年集邮爱好者和收藏者只能是空谈。 因此,集邮者大力撰写趣味性、科普性收藏文章,可以从集邮收藏者的角度,把邮票、粮票、火花、站台票、门券、 钱币等藏品丰富的内涵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通过邮报邮刊、微博、博客、QQ群等各种载体进行反映宣传,积少成多,能够在不同的范围和层次影响、吸引青少年,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集邮爱好者、收藏者,实现薪火相传的目的。 这些集邮爱好者,因为长时间从事某一专题研究,如信销票、粮票、实寄封、明信片、火花等,掌握了大量的藏品,通过发觉邮票、藏品背后的故事,如把每套邮票的来龙去脉,粮票的图案、专题进行介绍点评、宣传推介,分享自己收藏心得,指点后来者如何进行收藏。这样的趣味性、科普性文章,对缺乏兴趣、缺乏经验、缺乏基础的青少年来说,不啻于宝贵的精神食量。 一项集藏活动,如果要坚持不断的开展下去,源源不断加入的新鲜血液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青少年集邮爱好者、收藏者的加入,再盛极一时的收藏活动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同样,一项收藏活动要想深入开展,撰写邮文、藏文的研究型收藏者要占据绝大多数,才能为整个收藏活动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和舆论氛围。 因此,呼吁越来越多的集邮者、收藏者们拿起手中的笔,不要怕笔拙,不要找借口,想到了就去写。笔耕不辍,为了整个集藏活动的兴盛发展鼓与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