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任纺织部部长之女——“五毛”纺织女工身份
1972版五毛钱纸币,不过巴掌大小,蓝色成为其主色调。在这版纸币的正面,是一张纺织厂细纱车间的图案。细纱车间图案中绘有三位纺织女工,左边是个正在换粗纱的女工,右边是个巡回中的挡车女工,正中央则是一个推着落纱机的女工--这,就是我。
1972版人民币“五毛”纸币,记载了我的一段人生经历。
1966年高三毕业,正准备迎接高考时,“文革”开始了,求学之路戛然而止。不幸接着降临,1967年6月8日,父亲蒋光鼐因癌症医治无效与世长辞。6月12日《人民日报》第二版的右下角,登出了父亲的讣告--“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鼐逝世……”。父亲的追悼会也是这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的,周恩来总理参加了追悼会。
父亲去世后,如果我离开北京,母亲无人照顾。万般无奈,我以母亲的名义给周恩来总理写了封信。等待了三个月,终于在1970年新年到来之前有了回音。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我被安排到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棉纺分厂,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员。
记得发行这张纸币的那个月,我们每个人的工资里都有一张这样的新币。发工资那天,我还没进厂,路上碰见了我师傅的女儿,她远远就冲我喊:“钱上有你!”当时我未解其意,等进了车间,师傅才告诉我,以前在我们车间照了许多相的那些人,就是这张五毛钱的设计人员。这张钱中间那个推落纱机的女工,就是照我的照片画的。
第三套人民币发行于1962年,当时我国正处于国内的经济困难时期,这一套人民币的诞生具有一个划时代的意义,它的诞生,激励了中国人民在困难时期不畏艰难困苦,团结一致奋斗,它的诞生,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它的诞生,就像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记载了我国经济由衰转盛的历史,也记载了中国人民币努力奋斗解决国内经济困难的艰苦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