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市在今年上半年的总体表现比较低迷,除了新票之外,部分老票和型张的价格也一直在下跌。并且大多数人对如此低迷的邮市依然不看好,认为现在的邮市并不是底。这就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目前的集邮市场的热度并不高,真正集邮的人少。集邮需要年轻人的力量,可是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就业都成了问题,还怎么谈集邮?二是在投资者眼中,他们也对邮票的后市普遍缺乏信心。邮市也只是从一个层面上反映了今年国内经济现状并不好。说到现在的经济现状,从两三年前的股市和房市的欣欣向荣,到现在的股市爆跌,房市也同时面临着泡沫破裂的危机,经历了这么大的反差。虽然政府采取了买卖房地产征税的问题,但是个人认为依然治标不治本。话题说的有点远了,回到正题,其实面对当下的邮市,很多朋友都没有信心,那么作为集邮者,该怎么办? 首先我想说的是,邮票市场进入了歇夏期,它的不景气是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并且这个不景气多来自于外力,和集邮者本身的关系并不大,但是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集邮者,所以导致了很多人有想买的冲动,但又有担心怕跌的心理。当我们回顾2010年的邮市时,我想大家需要更多冷静的思考了。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邮市从如此的火爆到现在的冷清,可见中国的集邮市场并不成熟,且存在的投机现象太多。中国邮市如果想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需要一个健康和稳定的收藏和集邮环境。有人说邮市和房市很多方面都有相同之处,这一点我不否认,因为它们两者都属于固定资产,在目前人民币对内贬值和物价上涨的时期,将资金的一部分转入固定资产不是没有道理。但是邮市和房市的不同,我总结是这样的:首先来谈谈邮市,虽然老邮这两年也下跌了不少,但是对于老邮品来说,从长远角度来看,我想它的下跌是一时的,好东西长期依然看涨,至于能不能跑得赢通涨这个问题?我认为短期跑不赢,但是长期可以跑赢。中国的老邮品(PS:我这里特指85年以前的老JT,编号,文票和纪特)由于本身发行量不算太大,而且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真正的全品实际上并不是很多了,它的存世量也是相对有限的。所以就目前的邮市来说,可能会低迷一段时间,但是长期来说,我还是很看好这部分老邮品的,当集邮文化真正意义上被重视起来的时候,它们记录和见证了的新中国的历史将变得更有价值。 再来说说楼市,我认为任何一个东西,不可能永远只涨不跌。大浪退去,才能看清到底是谁在裸泳。中国的房价现在就是这样:虽然大家都清楚目前价格不合理,已经脱离了收入的正常比例。但是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它会让不合理的价格慢慢地让老百姓去适应,去接受。所以即使现在或者以后的价格再高,老百姓也不会太吃惊。说到供需关系,这点和邮票确实不同,因为房子比邮票来得更现实。现在的一线和二线城市,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对于房子的需求,这部分的需求间接或直接地达到了一定的市场供需关系,所以中国的房价目前还不会降。
不过虽然如此,我还是依然相信经济学家谢国忠的话,虽然他本人从2011年就开始说中国房价要降,直到至今还没有降。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房地产目前是阻碍中国发展的“毒瘤”,虽然短期内不会下跌,但这一天也许真的不远了。有人提出说中国的房价可能会像8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我不完全赞同。因为国情不一样,体制也不一样,国家制定的政策和管理模式也会有所不同。中国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所以中国房价的存在有其一定的道理,而且同时具备一定的中国式的特殊性,所以也不能够完全借鉴别国的经验。有人说当美元回暖的时候,就是中国房价下跌的时候。另外还有人说,如国中国房价真的下跌,那么中国的国民经济就真的完了。这些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认为中国的房价短期还不会下跌,至于下跌,可能是中长期以后的事情。相比较而言,这一点与现在的邮市是不同的。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过对于我们集邮者来说,邮市的低迷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虽然目前市场上好东西少了,有不少邮商不愿意把自己手上的好东西在现在这个低迷的时候拿出来卖。这些都可以理解,但至少集邮者可以花比原来更少的钱,买到自己心仪或喜爱的邮品,这一点还是很欣慰的。集邮是长期的爱好,虽然在现在的社会中,在某些人的眼里,它已经变得很飘渺,这是因为当下的集邮文化在慢慢变淡,老百姓对集邮的看法和意义正在逐渐转变,属于集邮的时代可能已经不在了。但是如果放在80年代,集邮真的能够给予很多人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那是一个让我们这些集邮人难以忘却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