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635|回复: 0
收起左侧

当代水墨30年:21世纪形式混搭多元共生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2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7-10 2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21世纪 形式混搭,多元共生   重要展览:“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2013年,今日美术馆)
  代表艺术家:徐冰、谷文达等
  学术观点:“在一个混搭的时代,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一切皆有可能,当代水墨在观念形态、媒材样式、风格语言、精神指向和文化关注点方面都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多义的、多元的不确定状态,但活跃、冲动与丰富,其间夹杂着混搭,特别是新的中国性,无疑构成了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水墨视觉呈现的关键词。”
  ——冀少峰(批评家)
  21世纪前10年,中国的当代艺术在资本运作下,迅速在国际艺坛蹿红。这样一个市场时代让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分支的当代水墨也开始寻找特殊表达方式。
  虽然艺术评论家的共识是,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新世纪以来的当代水墨特征,但“混搭”和“多元共生”成为这一时期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对此,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美术史论与批评教授沈揆一告诉记者,当代水墨在前二十年的发展陷入了传统与现代的争论中,但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些争论都淡化了。当代生活逐步成为水墨关注的题材,各艺术门类的跨界混搭成为新的表现形式。
  在今年4月2日亮相今日美术馆的“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上,62位当代艺术家的200余件“水墨”作品,给出这一时期当代水墨发展的缩略图。
  为什么用“再水墨”去界定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水墨?该展览策展人鲁虹指出,与1980年代中国新水墨艺术家强调“反传统”与“接轨西方”文化策略不同的是,21世纪以后,中国的当代水墨艺术家显然更强调“再传统”与“再中国化”的价值观。“不过,这里所说的再传统与再中国化,绝不是简单地重复与抄袭传统,恰恰相反,而是基于当下感受对传统的再创造、再发展。”
  “再水墨”展中,谷文达使用水墨与动画相结合创作的装置作品《谷氏简词——水墨与动画第二系列之蛇年》便是最好的证明。鲁虹称,通过这些水墨装置、水墨影像,可以看出新世纪以来,水墨这一概念的内涵不仅从“水墨画”走向了“水墨艺术”,还从二维走向了三维。
  事实上,更为注重与各类新兴艺术的结合是新世纪以来当代水墨的特色,沈揆一告诉记者,当下水墨创作拓展至各种领域,包括用照片、录像、数码、装置等各种形式去呈现出水墨性语言。
  对此,鲁虹也指出,新世纪以来,架上的当代水墨正在不断完成自身的转换与延续,与此同时,非架上的当代水墨,在新艺术方法论的带动下发展得更为惹人关注。像徐冰、谷文达、邱黯雄、王天德、张羽等人将传统观念、西方观念;传统资源、西方资源;传统媒材、当代媒材;传统手法、西方手法融为一体,为新水墨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4 05:21 , Processed in 1.108268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